Sorry, this entry is only available in 中文.
日期:2017年8月20日 下午4:30 – 6:30
地點:山旮旯(銅鑼灣)
與會:郭瑛、丁穎茵、梁展峰、阿三、梁寶山、楊陽
紀錄:曾凱鈴
一、《廣東快車》
展覽日期:2017年6月23 – 9月10日
地點:西九文化區M+展亭
網站連結︰http://www.westkowloon.hk/tc/cantonexpress
- 高鐵和「一地兩檢」正鬧得熱烘烘,加上M+展亭的地理位置(位處高鐵地盤附近),這個題為《廣東快車》、強調地域性、去中心的展覽,明明可以做得「好型」,不但能夠對應當前社會脈絡,M+甚至可以藉此突出M+作為香港藝術展覽場地(乃至香港藝術)的位置和角色。奈何一切失諸交臂,只能生產出一個空洞無文的展覽。觀後感是︰讓人失落。
- 展覽中最具價值的,只有由侯瀚如聯同M+和亞洲藝術文獻庫共同策劃的一幅「珠三角藝術概念圖」。
- 據大會介紹,展覽旨在重新呈現策展人侯瀚如於2003年威尼斯雙年展策劃的大型展覽「緊急地帶」的一部分——「廣東快車」項目,展出一系列由中國藝術收藏家管藝捐贈的藏品(即「廣東快車」項目的部分作品),以及一些復修品,還有當年展覽現場的照片供觀眾參照。其中以緣影會的錄像和徐坦的作品最具藝術歷史意義/代表性。
- 由此可見,今次《廣東快車》(2017)是「廣東快車」(2003)展覽的重展。「重展/收藏一個展覽」(exhibition of an exhibition)是不少正規當代藝術館(如MOMA等)的慣常做法,甚至逐漸形成一個潮流。其意義在於透過收藏/展覽過去具代表性/重要意義的展覽(展覽的全部或局部,而非純粹展品本身),檢討/反思/挑戰展覽的實踐方式,從而提出全新角度或從更高層次閱讀/理解「展覽」本身。
- 作為一個展覽的展覽,我們有理由期望《廣東快車》(2017)能夠回應以下策展重點︰
- 說明「廣東快車」(2003)的重要性及收藏價值(為甚麼是「廣東快車」而不是其他展覽?)
- 透過重現過去展覽的原貌,梳理展覽歷史脈絡(展覽如何呈現香港/廣東藝術?)
- 突出《廣東快車》(2017)的意義和重要性,及至M+的角色與定位(為甚麼要在2017年香港M+展亭裡,重新呈現一個2003年廣東藝術家的展覽?)
- 「廣東快車」(2003),可追溯至2002年侯瀚如策劃的光州雙年展。他邀請一班廣東藝術家參與,陳侗是該項目的領導藝術家。及至2003年,侯獲邀以策展團隊形式參與威尼斯雙年展,並再次請來一班廣東藝術家合作,促成「緊急地帶(Zone of Urgency)」展覽,而「廣東快車」就是其中一部分。因此,「廣東快車」(2003)至少具有兩個象徵意義——廣東藝術家面向全球當代藝術體制的開端,以及一種新展覽形式(藝術家協商)的出現。
- 《廣東快車》(2017)也並非完全沒有觸及2000年初廣東藝術家/當代中國藝術的脈絡和「廣東快車」(2003)的重要性,唯僅取小量「樣本」輕輕帶過,並未進一步提供具體閱讀框架或切入角度。
- 順帶一提,曾灶財獲邀參與2003年威尼斯雙年展,成為首位在威尼斯主題館展出作品的香港藝術家。諷刺的是,他由始至終堅稱自己不是藝術家,卻在一個被視為「國際藝術殿堂」的平台上,以藝術家身分代表香港。
- 至於重現過去展覽原貌、梳理展覽歷史方面,今次展覽是注定失敗的。要將侯的展覽(局部)原汁原味再展一次,本身就有一定難度。首先,由於館方既欠「主場之利」,亦無充裕時間及資源進行文獻整理,故展品、資料均不齊全,或只能以復修品取代。加上M+展亭大大小小的場地和行政考慮/限制(對於具歷史性的展品,限制更是繁瑣嚴格!),失真自然無可避免。例如,今次展亭首度讓玻璃窗見光,可以看出策展人有心重塑「廣東快車」(2003)的街道場景。唯受場地制肘,街景只得變成村落——M+展場內,展品分布以梁鉅輝的作品為中心,其他作品向外擴散安放,分明是村落的結構。
- 與其說這是「展覽的展覽」,不如說是「原展展品的展覽」。如果「廣東快車」(2003)是一隻燒鵝,那麼《廣東快車》(2017)就只是其中1/4隻。本來大可以做炆米或快炒變新菜色,但策展人卻乾脆讓它「斬件」上。
- 我們看/閱讀不到《廣東快車》(2017)在香港/廣東/中國當代藝術脈絡中的意義和價值,推敲下去會問︰到底是策展人沒有這個意識/自覺?還是,是他故意避而不談?
- 要說他故意不去處理高鐵「一地兩檢」和香港政治議題,還情有可原;但他沒有說明展覽地域意識對香港的意義,實在說不過去。
- 展覽強調地域及城市經驗,亦連繫到珠三角藝術發展(展覽副題為《來自珠江三角洲的藝術》),自然不可能避開香港及廣東藝術景觀。即使說策展人是北方人,對香港藝術脈絡認識不深,也至少可以回應/梳理一下香港人眼中的廣東/中國藝術、廣東/中國藝術家眼中的香港;以及兩地曾經如何互動,產生各種效應(2000年初,香港人上廣州;廣東藝術家南下來港,並經香港輸出作品/面向國際,背後是一連串城際關係和無可避免的地區政治)。
- 策展人對此避重就輕/刻意低調,似乎有企圖以藝術凌駕政治之嫌。
- 宏觀本港作為「法定組織」的美術/博物館,在政府官僚制度和行政主導下,所辦的展覽一般都不會(不敢?)設定策展框架或作聲明(因為表明立場是危險的?);展覽解說文字(尤其中文版本)亦往往文句不通,完全不符合香港人所理解的中文文法及閱讀習慣。今次的小冊子就不寫香港常用的「定格」,而用「靜圖」;公眾導賞團亦不見得是為鼓勵公眾認識/理解/進入展覽而設的。
- 我們甚至質疑,這些展覽到底為誰而做?誰才是目標觀眾?
圖片來源︰http://www.westkowloon.hk/en/cantonexpress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mplushongkong
(2003年威尼斯雙年展香港館展覧開幕) 圖片來源︰Jeff Leung
二、《好香港好香港》
展覽日期:2017年8月6 – 20日 / 2017年8月17 – 29日
地點:香港大會堂(低座一樓展覽廳) / 灣仔動漫基地(地下及二至四樓)
網站連結︰http://veryhkveryhk.com/2017
- 兩位策展人——陳幼堅和又一山人同為設計師,展覽以兩位設計師的眼光為主軸,並以二人的品味作為挑選展品的原則。這種處理手法相當聰明,使得展覽更接近「收藏家展」,不但巧妙地謝絕按時序的閱讀方式;更能憑藉二人在設計界的「江湖地位」,借來相信連M+都借不到的珍貴展品。
- 這種規模的展覽,相信M+做不來,亦不敢做(基於藏品量、展品來源和版權等行政考慮)。預視未來10年,亦不會有人敢做/做得到。
- 展覽頗具《歷代名畫記》或「見聞錄」的意味,作為一個「香港設計案例圖鑑」或「香港流行文化精讀本」,值得一看。大會印製的展品列表,亦值得收藏。
- 加上整體設計及宣傳採用「紅白藍」概念,懷舊味濃,具一定叫座力。
- 值得思考有兩點︰
- 策展人的聲音在展覽中,有多大程度的展現方為恰當?
- 策展人本身亦為設計師,應否(甚麼時候應該或毋須)在展覽中避席?背後基於甚麼考慮?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veryhkvery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