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this entry is only available in 中文.
日期:2017年6月22日 下午3:00 – 5:30
地點:富德樓10樓
與會:郭瑛、丁穎茵、梁展峰、阿三、梁寶山、楊陽
紀錄:曾凱鈴
一、《土與石,靈與歌》
展覽日期:2017年3月18 – 6月11日
地點:Para Site藝術空間
網站連結︰http://www.para-site.org.hk/zh-HK/exhibitions/soil-and-stones-souls-and-songs
- 展覽橫跨18樓、22樓和天台三個樓層,涵蓋約40組來自全球各地的藝術家/策展人的作品。作為一個「大型巡迴展覽」(首站為馬尼拉藝術與設計美術館),從策展概念到規模,可以看出主辦單位著意打造「鰂魚涌雙年展」的野心。
- 展覽於過去的3月檔期開幕,作為一連串藝術博覽會的延伸,相信並非偶然。
- 若再細閱參與藝術家(及其代理畫廊)的名單,不難窺見箇中精確的行政考量和進取的市場策略。
- 展題為《土與石,靈與歌》,以探討當代亞洲藝術家如何透過當代藝術揭示非官方的亞洲歷史為主軸,作品主題大致可以歸納為三大類︰
- 人類因著互相爭奪/霸佔土地或資源,而引起的爭執或歷史悲劇
- 偏北族群藝術家因目擊中國社群為魚翅而肆意捕鯊,而創作出紙本作品《魚翅湯及黑檸檬》,描繪一尾毛茸茸而被斷魚鰭的鯊魚。
- 在《秘密社會》,藝術家將某土著族群的紋身轉移到銅板上,藉此呈現殖民時期土著的位置與存在狀態。
- 對於亞洲秘史/現代化的鬼魅想像
- 以韓國作品《現代魅影》為例,韓國藝術家通過剪報、圖片呈現韓國人眼中70至80年代的日本文化,體現日韓人民在政治及文化上的矛盾——這是一段韓國主流官方不會討論,甚至是內部極力打壓的史事。
- 傳統的失落
- 場內並置的聲音作品《Smetak》與表演紀錄《失落的曲調》,均不約而同地意圖記錄失落的傳統樂器和樂章。前者記錄一班德國人演奏古老東亞樂器;而後者則由一班印度人演奏已消逝的傳統樂器,每件樂器均連接上擴音器。
- 人類因著互相爭奪/霸佔土地或資源,而引起的爭執或歷史悲劇
- 策展視角離不開「歐洲人看亞洲藝術」的意味和套路——在歐洲人眼中,亞洲總是埋藏著段段被官方打壓的歷史,而當代藝術就是揭示這部分歷史「真相」的方式;同時充斥著一套「為被剝削者/弱勢社群發聲」的論調。而諷刺的是,弱勢的聲音真的有被聽見、有被呈現出來嗎?總結整體展覽,我們似乎其實聽不到任何「聲音」(the voice)或敘述(narrative)。不禁令人疑惑,到底是誰要為誰說話(Who speaks for whom)?
- 更致命的是,策展單位一方面目標在香港打造一個類「亞洲雙年展」,另一方面卻將作品抽離於原本的創作和社會脈絡,實在令人難以消化。到底,策展脈絡是甚麼?如何甄選作品?展覽到底想產生甚麼?
- 不妨將李然的作品《地理之外》視為整個展覽的一個諷刺性象徵。藝術家模仿探索頻道(Discovery Channel)的敘述方式,重拍一段食人族森林的故事,唯將拍攝情境置於chroma key背景。在未被賦予適當的閱讀脈絡的情況下,作品會讓人聯想到發展中國度、土著的不文明。然而,追溯藝術家的創作脈絡,會發現他的善於挪用表面影像,純粹把玩當中的錯置,亦甘於停留在這一層次(背後不存在批判性)。
- 展覽聲稱要為土著(或剝削者/弱勢社群)發聲充權,而沒有被賦予上文下理(context)的作品卻反而顯出歧視或更強烈的壓迫意味。將這樣的作品這樣空降於這樣的展覽中,不就是徹頭徹尾的時空錯置(miscontextualisation)?
- 另一方面,展覽嘗試回應本土議題(或盡量表現得如此?),奈何卻似乎都「錯重點」。為甚麼香港藝術家創作,就必然是探討香港議題?探討香港議題,就一定非要拉到政治上不可?更讓人糾結的,是強調連結「本土社群」、打正旗號關注香港「本土」議題的作品中,我們卻感受不到策展人對香港的關顧?
- 《雙球上步行》為單頻錄像投影,藝術家何兆基一再明言作品沒有政治性,甚至刻意迴避一切政治論述,卻被安排與政治意味極濃、以國家內戰、暴力為題的作品《拳擊》(影像以雙重曝光的方式,顯示男子與自己對打)並置;加上策展人語中甚至提到「何兆基……的作品則進一步探討本港議題,尤其是雨傘運動之後的自我盤審過程和激進的政治想像,使得香港對未來的焦慮以及爭相呈現這一迫切性的需求都越顯劇烈。」在技術層面上,兩件作品或有互相契合的地方;但在概念層面來說,這毋疑有多少誤導成分。
- 內地策展人瞿暢策劃的個案研究《漁米之鄉記》,更教人失望。參與藝術家包括鄧國騫和楊沛鏗等,均為本港藝術圈內(尤其是外國人眼中)炙手可熱的藝術家,但作為一個「研究項目」(一定程度上意味公眾參與),當中卻找不著公眾參與的痕跡。作品除了體現出「乖學生交功課式」(對應展題),以及繼續賣弄和強化老掉了牙的漁村歷史和論述之外,根本看不到策展人及藝術家對於「本土」嶄新而深層次的思考(當代藝術的可能性),更遑論對香港的關顧。
- 策展人或觀眾固然可以對作品有不同的解讀,但關於藝術作品的想像與詮釋,不應完全脫離藝術家的創作意圖。若策展人的行政目標大於藝術性考慮,為滿足行政需要而「照單執藥」(網羅合適的藝術家/作品),並有意識地借藝術家/作品說自己要說的話,忽略、罔顧,甚至違背藝術家的創作動機,會不會是對藝術(家)的一種出賣或背叛?
- 「策展人」作為文化工作者(cultural worker)和審美指標(aesthetic marker)的責任若被淡化,很容易名存實亡。加上在資本主義的「佔領」下,藝術圈生態面臨劇變,藝文展覽日漸失守作為藝術生產前線(primary unit of art production)的位置,繼而無可避免地喪失其應有的功能。本港藝術工作者不得不反思,在香港這個時空脈絡,今時今日的「策展人」該如何定位?藝文展覽的意義何在?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arasite.hk
二、《第六屆藝遊鄰里計劃:遊園誌》
展覽日期:2017年5月26 – 7月30日
地點:香港視覺藝術中心
網站連結︰http://www.lcsd.gov.hk/CE/Museum/APO/zh_TW/web/apo/ain6_no_neverland.html
- (詳見7月會議紀錄)
三、畢業展覽
《第十屆視覺藝術院本科畢業展》
展覽日期:2017年5月27 – 6月18日
地點: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啟德校園)
網站連結︰http://www.avabagradshow.hk
- 以學生水平來說,今屆畢業展整體尚算四平八穩、中規中矩。
- 工藝表現不俗,唯概念發展較遜。陳樂珩的《被正常》(以抗抑鬱藥修補的牆)可謂「最像作品」的作品。值得思考的是,成就作品的到底是概念的推進、美學的追求,還是純粹情緒的推波助瀾?
- 繪畫、裝置、雕塑均四四正正。
- 設計與製作(如首飾設計等)有待改進。
- 中國藝術相對落後,畢業生對中國藝術的想像更是不能接受。如將篆刻當作圖章、書法誤作文字設計(typography)或版畫製作(printmaking)!
- 表演藝術表現弱。余淑培的《砥柱2017》教人摸不著頭腦;王濰的對話式作品《我不清楚藝術是什麼,但相信它能改變社會》,定位欠清晰,亦未見藝術家的自覺(如為甚麼非如此不可?採用何種藝術形式?與社工的分野?),加上理論基礎薄弱,容易淪為「心靈雞湯」,而未能確立箇中美學價值。
中大藝術2017 ─── 本科畢業展《現代說永遠已經很傻》
展覽日期:2017年5月27 – 6月23日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展廳
網站連結︰https://www.cpr.cuhk.edu.hk/tc/events_detail.php?id=14490
- 整體平平無奇;文物館空間處理欠佳,上層展廳尤其慘不忍睹。
- 國畫作品強差人意,當中人像屬倒模式製作,千篇一律,無甚足觀。(已多年沒有在畢業展中看到優秀的國畫作品。)
- 「翻版宋冬」(《106室》)和「山寨版曾德平」(《出虎度門學習忘記》)教人百思不解。(模仿的創作動機是甚麼?還是無意識的模仿?)
- 僅有少數作品頗具生趣︰
- 《其實落雨又有咩好怕》一系列錄像畫面好像很快樂,而其實甚麼都沒有發生過,反映出90後至千禧世代的失落。而為免跟其他作品融入一體,巧妙地闢出一小巷裝置作品,地下鋪白階磚,入口襯厚棉被,物料運用可謂神來之筆,營造出「屈機」之感。
- 黃子駿錄像裝置《新的一天新的難過》頗具想法,一連串影像投射包括宿舍發呆一景、窗外黃昏(magic hour)由光變暗一景,配合旁白如「點解畢業展要做大嘢?」,是在畢業展中鮮見具有反思意義的作品。
- 在紙箱中寫生的作品,亦見小趣味。
- 觀後感是︰似乎愈來愈難在畢業生身上找到那份非透過學習取得的藝術創造力——或曰藝術敏感度(artistic sensitivity)、藝術家本質。不少學生畢業後都落入「交功課式」的創作模式,抓不住藝術家近乎本能性的創作能力。
- 這或可歸咎於目前大學著重知識與技巧的藝術教育模式,或過分強調研究為本(research based)的創作方法,不但未必適用於所有藝術學生,更嚴重是它甚至可能扼殺藝術學生與生俱來對於藝術的敏感度。
圖片來源︰http://avabagradshow.hk/
梁寶山攝於中大
四、鄺鎮禧 《遠離那些石頭》
展覽日期:2017年5月6 – 6月3日
地點:安全口
網站連結︰http://www.galleryexit.com/201707.html
- 好看而且直接。
- 看到藝術家技巧與概念的推演愈趨精進,透過處理空間與物料(如混凝土、鋼材和玻璃等),呈現個人對日常的想像。
- 相信這是藝術家精心安排的一次個人展覽,作品概念早已蘊釀多時。今次終於能將一些過去未經/未能處理的構想和情緒處理完成,並妥善呈現。
- 作品《虛構的事》相當精采——以為是膠紙效果,近看會發現是刻蝕的痕跡。
- 一系列錄像作品不但反映出藝術家對某種影像形式的迷戀,裝置設計亦相當聰明,有效吸引,甚至邀請觀眾進入其中。
圖片來源︰http://www.galleryexit.com/201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