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this entry is only available in 中文.
Special Feature – 藝評對話 Critics in Dialogue
日期:2017年12月10日 下午16:00 – 17:30
地點:Asia Society (Hong Kong)
與會:郭瑛、丁穎茵、梁展峰、阿三、梁寶山、楊陽
紀錄:曾凱鈴
第一回合 – 水墨
A.《似重若輕:M+ 水墨藏品》
展覽日期:2017年10月13日 – 2018年1月14日
地點:西九文化區M+展亭
- 這是M+展亭所舉辦的展覽中最好的一個,空間用得好盡,更顯「香港特色」,而且既有明確的策展方向,背後亦見深入研究做基礎。
- 作品的選取和鋪排讓人驚喜,以白南準作品作為開端,煞是好看。從中更看得出策展人的構思、觀點和視野——談「水墨」發展,卻不將水墨當媒介,而是美學觀念,將「(新)水墨」帶到當代脈絡深入思考。
- 展覽開宗明義聚焦在「字跡、符號、筆劃」(從「書法」抽離)、「山水的念頭」(對「山水」的想像)和「物‧外」(物料、媒介之外)三大範疇,是相當聰明的處理,不但擺脫過往談水墨就離不開「中國獨有的藝術形式」的論調,更能包攬日本、韓國,甚至引進印度的作品,凸顯策展人宏觀的視野。
- 雖並未稱得上「創新」,但勝在「實淨」(有根有據),鋪排亦四正,能確切切入水墨在當代藝術史上的位置。
- 唯針對分類,部分作品似乎放在不同的分類都可以(甚至更有趣),而工筆作品亦相對較少。不過這是可以理解的,一來因為場地空間有限,二來基於策展理念是透過水墨開創/突破新的美學想像,策展人帶著個人觀點策展,過程中只能以最忠於策展理念的方式處理,對展品取捨有特定原則或喜好,實屬無可厚非。只能說,策展人的看法並非展覽或作品的全部,觀者可自行詮釋。
- 至於「意象的聲音」部分,雖或有助減慢觀者觀看的速度,但會不會有更佳的處理方式?
B.《香港賽馬會呈獻—道無盡︰方召麐水墨藝術展》
展覽日期:2017年9月27日 – 12月31日
地點:Asia Society (Hong Kong)
- 各方面都恰如其分。展覽看得舒服,作品選取精到,能與場地互相配合,可從空間設置讀到策展人的論述。
- 除了作品之外,展覽亦小量展出藝術家的個人物品和紀錄(如印章等),增添人性筆觸(Personal touch),有助塑造更立體的藝術家形象。
- 雖略嫌大會提供的可閱讀資料太少,但展品本身能補充說明。
即場挑機︰
挑戰者1︰
- 稱讚方召麐展,表示能從中全面看到藝術家的藝術發展。
- 指Art Appraisal Club(AAC)過分微觀展覽具體細節或策展技術性討論,建議以更宏觀角度討論展覽藝術性。
- AAC回應︰有別於坊間雜誌式「行情」報道,AAC更重視討論作品及展覽策展和操作等細節。
挑戰者2︰
- 指方召麐展的展覽目錄(Catalogue)比展覽做得更好。
- 表示《似重若輕》涵蓋整個新水墨美學概念,疑惑是否代表M+(作為博物館)對於水墨的論述?
第二回合 – 香港政治主題
A.《雙個展》
地點:Parasite 藝術空間
- 交代早前討論︰2017年11月展覽評論會議,今次會議集中討論有關白雙全展櫃作品的思考。
- 展櫃裡放著一系列文本(資料和物件),當中包括藝術家創作過程中的記錄資料,如到法庭聽審的筆記、「跟蹤」當時人收集所得的物件,以及剪報等。
- 展櫃本身(高度)並不利於閱讀;加上上述物品(或展品)屬藝術家內在感受的體現,將之以正規博物館展示方式展示出來,是否恰當?進一步思考是,若一方面要忠於藝術家的創作,另一方面須有效讓觀眾進入作品或展覽,策展人該如何策展?
- 或從另一角度閱讀︰一連串的資料、文字和物件,密集又零碎,彷彿對應著藝術家的密集思考。筆記記錄的是法庭時間和藝術家當下的情緒;而放在展櫃裡的則屬藝術家事後整理,以及報刊等已在日常生活流傳過的文本;藝術家還為各件「散料」分配編號,暗示當中的鋪排或連繫。細節之間的故事或敘述似有還無、若即若離、來回往返、穿透時空,引人入勝。
- 而各組收集所得的物件,亦呈現出人的異化,看著叫人心寒。
B.《藍是新的黑》
展覽日期:2017年10月27日 – 11月30日
地點:Edouard Malingue Gallery
- 藝術家(關尚智)對空間敏感度高,處理空間的手法亦愈趨精準,能準確計算觀眾進入的情緒反應。
- 展覽或有點「白」(如清晰的政治立場、說得太白的手法等)及「倔」(直接表達個人立場),或令人質疑透過藝術手法談政治的意義。
- 但從另一角度思考,透過藝術形式(如幽默、諷刺等手法)呈現社會共有的情緒,亦不失為一種紓緩。部分作品亦有「白」的必要,愈一針見血愈有幽默感,方能與觀眾產生出情緒上的聯繫。
- 再者,說「白」亦並非很「白」。藝術家選取的題材每每涵蓋宏闊的社會脈胳,而且閱讀層次豐富,不乏思考和想像空間。
C.《13+3》
展覽日期:2017年11月8 – 20日
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0及L1藝廊
- 沿用近年典型回應社會事件的藝術展覽的一貫做法——透過社運人士(乃至社運明星)的日常生活(家庭、朋友、理想),呈現他們活生生、人性化的一面,企圖繞過大歷史或新聞式敘述,展示「平凡人」對社會的貢獻。
- 策展應記一功,「策展救咗成件事」。展品質素良莠不齊,既有攝影師作品,亦有懷疑直接從社交媒體搜集得來的日常照,策展人成功統一展示方式,將展覽空間平均分配給「13+3」(人)。
- 展場分上下兩層,上層透過被攝者主導敘事,下層則屬藝術家作品展(攝影師視角)。對於這種跳躍,評價好壞參半。
- 一指這種鋪排令人摸不著頭腦,觀者難以在短時間內「轉台」——從一種敘事角度過渡到另一個截然不同的敘事角度。
- 另一主張這樣處理有趣,得以體現藝術的價值——提供閱讀的距離和空間,而不是純粹依循大眾媒體的切入角度。
即場挑機︰
挑戰者3︰
- 對《雙》和《藍》表示欣賞;指白雙全的作品充滿詩意,關尚智亦多巧思(Tricks),善於運用物料和媒介。
- 另回應《雙》(白雙全部分),指當中牽涉太多「翻譯」(從文本轉換成展覽所選取的裝置等),以致無法從展覽發掘新角度以重新審視藝術家所關心的政治事件;加上政治與生活之間有著親密的距離,質疑在畫廊展示政治性藝術的可行性。
挑戰者4︰
- 疑惑《雙》(白雙全部分)中,場內牆紙與無法閱讀的圓形和三角形裝置,究竟是藝術家的意念,還是純粹策展人的計算和考量。
第三回合 – Spring 工作室的運作模式和貢獻
A.《夏碧泉檔案 – 試驗計劃 寬宏共享》
展覽日期:2017年10月14 – 12月10日
地點:Spring工作室
網站︰Sailing Through Ha Bik Chuen’s Archive
- 好看!
- 以文獻檔案(Archive)對應南區及藝術家夏碧泉的作品;再透過策展人John Batten(最早於黃竹坑設立工作室的藝文工作者之一)的觀點,敘述該區工業發展;而該工業正好與藝術家身處的香港(工業化社會)、作品意象,甚至創作工具(如創作版畫的版)互相連繫對照;繼而在工業區內展示藝術生產過程,不但貼題,更是對文獻檔案的一次活化。
- 透過此展覽,亦看到香港獨立藝術空間往往有各自的專業範疇(Specialisations),為其「專題導向式」(Project-based)的本質提供背景脈絡和發展基礎,與一般「展覽空間」(如畫廊和博物館等)不可同日而語。
B.《Tiffany Chung、田中功起 – 共存》
展覽日期:2017年11月4 – 12月10日
地點:Spring工作室
網站連結︰Tiffany Chung, Koki Tanaka – A Collective Present
- 展覽似乎刻意談政治,卻欠缺觸動人心的地方。不是題材的問題,而是手法的問題。
- Tiffany Chung的部分令人疑惑,展覽所要展示的到底是檔案(Archive)本身,還是藝術家的研究過程。
- 若要展示檔案本身,可不必大費周章。若要視之為「文獻式展覽」(Archival show),則未免有點兒那個。愈來愈多藝術家趨向文獻式創作。乍看之下言之有物,但深入細閱的話就會看出箇中流弊。面對一堆存在已久的資料,作為藝術家若不是有創意地運用、轉化,從而帶出新觀點,恐怕稱不上「創作」。
- 我們或可將之理解為一個探討越南難民處境和狀態的研究的陳示。作為一個研究過程的展示,能夠讓一個議題被看見,雖不易進入,但亦有其價值。
- 至於田中功起部分,更只算「文獻展示」(Documentation show),欠閱讀趣味。
- 值得一提的是,Spring工作室對於推動本港藝術家駐留計劃的貢獻。
《入世・離地/貼地・出世》港台藝術交流展
展覽日期:2017年11月11 – 26日
地點:牛棚藝術村12號單位
網站︰Attachment-Detachment: The Fluxes Of Subjects And Objects
- 獨立看作品的話,每件都趣味盎然。
- 然而,作為一項以培育新晉策展人為前提的計劃,重點理應放在為新一代策展人提供討論和實踐策展意念的機會和學習平台,過程比結果(展品)重要。唯此展覽卻未能呈現策展人學習過程中的思考和經驗,甚至連項目本身的理念和框架亦未有清晰交代並展現。
- 相信以「展覽」形式示人,實屬「交功課」之舉(作為取得資助的條件)。
- 再者,策展一個已被策劃過的展覽或項目,本身就殊不簡單。藝術項目是否必然要以展覽形式展示、藝術空間是否必然是最佳/恰當的展示空間,值得深思。
《ACO AiR: Arild Våge Berge – Family History and Nature as Archives》
展覽日期:2017年11月24 – 12月2日
地點:ACO 13樓
網站連結︰Arild Vage Berge – Family History and Nature as Archives
- 與《入世》不同,明顯看到此計劃是先有駐留,後有透過展覽呈現「結果」之想法,並付諸實行。唯展覽並未反映駐留項目對藝術家的影響或所帶來的意義。
- 藝術家駐留的意義,在於藝術家藉著投入新環境,重新審視及思考個人,重塑自身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相比「跑展覽」或處理個別作品,駐留計劃能否藉著交流溝通,擴闊藝術家與當地民眾的視野更值得關注。
即場挑機︰
挑戰者5︰
- 再次指討論過分集中批評策展細項,缺乏對整體藝術環境及發展之宏觀評論。
挑戰者6︰
- 有見本港多個獨立藝術空間(如「Spring工作室」、「咩事藝術空間」、「百呎公園」等)於年內相繼結束,詢問本港藝術組織/工作者以及大眾該如何應對?
- AAC回應︰懂得離場好重要。
挑戰者7︰
- 樂見新組織(如「合舍」和「common room & co.」等)相繼「接力」,並強調每個獨立藝術空間及項目的產生和完結均有其意義,結束經營不一定是消極的方案。
- 回應有關《ACO AiR》的討論,指駐留藝術家有否做作品回應當地(即香港)環境,不必是駐留計劃成敗或價值的指標。
- 同時指出,到訪的挪威藝術家帶著個人故事來港,藉著親身體驗、自發創作,並與公眾交流,得以互相交換故事和觀點,有助提升雙方的藝術創作和欣賞水平,甚至帶來新思考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