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年11月4日 中午11:30 – 1:30
地點:據點‧句點
與會:郭瑛、丁穎茵、梁展峰、阿三、梁寶山、楊陽
紀錄:曾凱鈴
- 楊東龍個展《只是繪畫》
展覽日期:2017年10月12 – 22日
地點:動漫基地
網站連結︰http://www.yeungtonglung.com
- 整體來說,展覽好看,作品展示方式利落。例如為解決展場場地限制,巧妙利用灰色磗頭承托畫作,處理得宜。
- 作品方面,與過往相比,今批明顯畫得比較「鬆」,未知是藝術家藝術風格的轉向,還是隨著年紀增長而出現無可避免的身心轉變,繼而改變繪畫方式和風格。
- 透過繪畫處理空間與透視、借熟悉的生活環境講空間,是楊擅長而且慣常的做法,以2015年展出的一系列作品尤其出色,能夠在同一幅作品中呈現兩個空間,恰到好處。今次展覽亦有佳作,當中以《Nude(2015)》最為出色,不但人像畫得好看,空間穿透處理亦非常精采,人物與空間之間呈現很大張力。
- 此外,從今次展覽的作品,可見他野心進一步同時處理三至四個空間,唯略嫌有點「Over」(過火)。部分作品甚至利用數張畫布組合成一幅畫作,將數個空間拼湊在一起,更是兵行險著,幸而處理不俗。
- 另一方面,今次展出的作品還顯出藝術家把玩符號的強烈意圖——有意識地透過符號說故事。設於展場入口、描繪北角皇都商場的作品,是穿透空間最多、符號最為密集的一幅,當中包含回歸、雨傘運動等意象。
- 對於過去一直抗拒「說故事」的楊東龍來說,透過繪畫和空間組合說故事,是一次重大而嶄新的嘗試,流露出他探索新方向的意圖。
- 事實上,這種說故事的傾向亦從他的人像繪畫中展現出來。一系列人像作品,藝術家似乎有意集中捕捉、描繪獨具戲劇性的表情和刻意擺出的姿勢,人物的眼神亦欲語還休。然而,由於畫作內部空間結構已有一定的複雜性,再加上如此煞有介事和誇張的人物,反而容易讓人吃不消,更無法閱讀、連繫、想像箇中故事性。
- 展場內一系列植物寫生作品,空間和符號相對較少,更覺清新可喜。
- 更值得注意的是,楊的作品從形式上確實隱含著本土性——透過繪畫(純藝術形式)講「本土」。(藝術家本身到底如何看待繪畫?這亦很耐人尋味。)奈何觀乎目前本港探討他作品的「本土性」的論述,卻大多停留在符號解讀的層次(談論楊的評論已經不多!),能夠從空間切入的更絕無僅有,實在可惜。這不但暴露出一眾本土派評論人和藝評人的粗疏,亦加劇非圖像性繪畫(non-figurative painting)所面臨的窘境。
- 總結來說,對楊東龍的作品有所期待,展覽亦沒令人失望。只是因為期望高,所以看待作品和展覽時難免比較挑剔。
圖片來源︰http://www.yeungtonglung.com
- 《新藝潮》2017
展覽日期:2017年10月6 – 9日
地點:元創方
網站連結︰https://www.artnextexpo.com
- 典型藝術博覽會的格局,藝術家付費參展,像「擺市集」般將自己和作品展示人前。不少新晉藝術家均視之為一個展示作品和爭取曝光的機會,可以直接接觸業界人士。(Art Basel等大型藝博實在「應記一功」,它們似乎已成功讓年輕藝術家相信只要能夠在藝博會上展示作品,已是一大榮耀!)
- 無可否認,類似藝博會的營運模式已為業界所採納,例如村上隆已採用了三年,台灣亦開始出現類似做法。市場出現新的競爭模式,其實也是好事,至少可以有所比較,並說明業界不少存在已久的問題。
- 但藝博會還是會衍生出另外一連串的問題:藝術家變得赤裸裸地暴露於市場(畫廊及收藏家)面前,兼任gallerist(畫廊)的角色,「自己sell自己」,架空一連串繁複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者的角色── 到底是否恰當? 包括藝術家本身是否已準備好面對各種情況和處境(如作品定價、與收藏家磋商等)?此外,參與藝博會其實是一項投資——不只金錢(如參展費、運輸費等),還有時間和創作等,卻未必會得到合理的回報。這些年青人是否承擔得起?又,是否已準備好承受隨之而來種種難以估計的挑戰?
- 另一方面,作為主辦單位,如何保證參展作品質素?或如何以適切的方式篩選參展藝術家/作品,以對應自己(主辦單位)的品牌?市場又如何釐訂作品水平?再進一步是,這能否為整個藝術生態帶來正面影響?
- 除了一籃子的經濟考慮之外,當中還牽涉不少道德和操守問題,值得業界深思。
圖片來源︰新藝潮facebook
- 《Microwave International New Media Arts Festival 2017》
展覽日期:2017年10月6 – 30日
地點:香港大會堂低座展覽廳
網站連結︰http://www.microwavefest.net/festival2017
- 好壞參半︰從策展角度來看,未如理想;市場策略方面,論訪客人數和「打卡」量,則無可否認是成功的。
- 策展理念以live-coding為主題,強調作品與觀者之間的互動性,唯主題、作品與展示方式三方面均未能互相配合,甚至顯得「不對嘴」。
- 空間處理亦欠佳,整體感覺像「板間房Show」。
- 部分作品具一定可觀性,唯整體質素並未達到Microwave應有的水準。
- 早有評論指,這類型的Microwave展覽難以繼續發展下去。的確,除非策展人能夠在資源、人才和運作模式方面作出改變,否則實難有所突破。
- 今次展覽,明顯看出策展人篩選展品的某種傾向。回顧過去幾屆,策展人似乎早已不再斟酌展覽空間的處理,反而將精力投放在市場和節目策劃方面。
- 今次展覽成功吸引大批市民前往爭相拍照或「打卡」,是繼「黃鴨」之後,香港藝術史上再一次出現的「盛況」。相信近80%訪客皆為「自拍/打卡」而來,這可歸功於策展人與press tool合作宣傳的策略。
- 策展人大概深知個人優點和強項所在,故將大量心力投放在周邊活動上,如工作坊、講座、放映會,甚至是小展覽(將最具政治性的作品都放在歌德展出),為整個項目挽回不少分數。
NONOTAK studio (法國 / 日本),《NARROW V.2》, 2017
TASKO 株式会社 (日本),《香噴噴風琴》, 2015/2017
圖片來源︰http://www.microwavefest.net/festival2017
- 《Chris Evans、白雙全 :雙個展》
展覽日期:2017年9月23 – 12月3日
地點:Parasite 藝術空間
網站連結︰http://www.para-site.org.hk/zh-HK/exhibitions/chris-evans-pak-sheung-chuen-two-exhibitions
- 展覽好看,整體營造佳,作品不俗,既有內容,展示方式亦恰到好處,有觸動人心的地方,亦有很強的脈絡參照。
- 白雙全固然保持一貫水平,不過說它是一個「突破」,就似乎有點言過其實。不是說藝術家發展到某個水平或程度就一定要尋求「突破」,但有評論指這是一個「突破」,則欠妥。
- 今次展覽的重要性,未必在於它是否藝術家在藝術創作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而在於策展人與藝術家之間的互動。今次展覽之前,白雙全自我封閉了一段時間,甚至完全謝絕展覽機會。今次展覽的策展人不只陪著藝術家走過「死蔭和幽谷」,更重要是透過策展,讓藝術家重新審視自己。這種支援與陪伴,對於一位mid-career藝術家來說,尤其重要。
- 另一邊廂,Chris Evans的作品亦處理得相當不錯。《Job Interview》作品本身很「正」,若能在策展方面再花些工夫,相信效果會更理想。
- 策展人著意將兩位藝術家合併展覽,相信當中可以找到第二,甚至第三層對話。兩位藝術家的作品雖然並沒有在物件或物料上構成任何關聯,但在概念上卻可找到對應的線索——「透明度」和「暴力」。白雙全的法庭作品正好呼應Evans的透明窗戶;前者的暴烈與後者的輕描淡寫,亦產生出一種對照。
圖片來源︰http://www.para-site.org.hk/zh-HK/exhibitions/chris-evans-pak-sheung-chuen-two-exhibi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