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this entry is only available in 中文.

日期:2016年12月24上午11:00 – 13:30

地點:大埔

與會:郭瑛、丁穎茵、梁展峰、阿三、梁寶山、楊陽

紀錄:曾凱鈴

 

一、  傳統工藝與當代對話

1/「衣 + 包剪揼」展覽

展覽日期:2016年9月24日 – 2017年2月6日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一樓專題展覽館三及四

網站連結︰http://www.heritagemuseum.gov.hk/zh_TW/web/hm/exhibitions/data/exid237.html

2/ 「新經緯系列1.0︰亞莉雅德妮的線球」國際研討會

研討會日期︰2016年12月3日

地點︰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網站連結︰http://mill6.org.hk/fall-program-techstyle-series-1-ariadnes-thread

3/ 「竹都好有趣--藝術館在這裡」教育推廣計劃暨展覽

展覽日期:2016年9月10日 – 10月11日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館

網站連結︰http://www.livingwithbamboo.org

–               結合傳統工藝與當代藝術/設計的概念方興未艾,如何成就傳統工藝與當代對話,確實是個值得、而且必須深入思考的課題。日本金沢21世紀美術館館長秋元雄史在早前一個座談表示,傳統工藝不應被奉為崇拜對象,否則會淪為一堆被塵封於特定時空的灰燼。它應當是一道火種,可以薪火相傳。讓傳統工藝成為火種的關鍵,在於與當代展開對話。

–               香港文化博物館今次終於採取這個向導,邀請時裝設計師/藝術家(包括張國威、張美儀、傅織女、李冠然及盧聲前),與傳統工匠(包括黎裔廣、陸樹才、陸強才、周燕雲、冒卓祺、曹志雄和陳楚翹)進行跨界創作。

–               無獨有偶,「新經緯系列1.0︰亞莉雅德妮的線球」(六廠基金會)舉行的一場國際研討會,亦有論及傳統工藝在當代的發展。可惜,研討會採取一派企業家/大老闆的視角,僅聚焦在所謂的「Can-do精神」,重彈港府最近提出的「再工業化」的舊調,並未擺脫「努力打拚,就能創建美好明天」的陳腔濫調。

–               驟眼所見,兩岸三地在展開傳統工藝與當代內在對話上,認知和執行力均頗為薄弱。在不少標榜兩者結合的項目中,當代設計師多滿足於學習傳統工藝的技巧,而未及進一步理解及細味當中的人文精神及情懷,例如某特殊技巧如何駕馭特定物料、該工藝如何與自然環境互動共融,並回應人們日常生活需要等。

–               說穿了,大家始終傾向工業家思維,著重量化數據,而忽略人文角度及原則性的思考(Principle Thinking)。

–               香港藝術教育責無旁貸。這一點,在早前香港藝術館舉辦的「竹都好有趣--藝術館在這裡」教育推廣計劃暨展覽中可見一斑。有份參與的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學生,有機會到台灣與竹匠交流,卻因為課程設計及安排欠周而事倍功半,僅涉獵到工藝的技術範疇,而未能進入當代領域。

–               當務之急是發展一套「傳統與當代對話」的論述機制,摒棄以功用價值為首要考慮和急於求新求變的思考模式。

、《水墨藝博 2016

展覽日期:2016年12月16 – 18日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網站連結︰https://www.hkcec.com/zh/centrepoint/event-preview/水墨藝博2016

aac 2016-12-001aac 2016-12-002

圖片來源︰https://www.hkcec.com/zh/centrepoint/event-preview/水墨藝博2016

–               在目前以博覽會為主導的藝術市場環境下,得以舉辦一個專為水墨而設的藝術博覽會,作為業界認可的定位,象徵「水墨」於本港藝術市場佔一席位,相信是不少專注於水墨範疇的藝術家及行政人員所樂見的。

–               第二屆舉辦的《水墨藝博》,場地安排明顯見進步,展攤設置較去年四正得體;作品水平亦見提升,過往參差情況有所改善。會上亦設一系列講座,請來藝術家和行政人員現場分享。

–               參展者除了有本地畫廊和藝術團體外,當中不少來自內地,而台灣的則顯著減少,來自亞洲其他地區的亦寥寥可數,印象中只有個別為韓國攤位,估計因去年銷情未如理想所致。(順帶一提,來自韓國的畫廊相當不錯,不單純因為作品好看,更因為它能反映韓國對水墨的認知和理解,不失為一個具參考價值的對照。)

–               作為一個博覽會,主辦單位未必出身自水墨範疇,加上在商言商,大會不願亦不能推掉投標者,因而有意識地以「挑戰/摒棄傳統」、「大膽嘗試」、「以非水墨媒介呈現水墨精神」等口號式包裝商業策略,包攬形形色色的「水墨」作品參展,務求「大包圍」吸納不同面向的買家及觀眾,提升市場價值和認受性,可謂無可厚非,互惠互利。

–               然而,從藝術策展的角度來說,有關水墨在今天的價值和重要性,博覽會並未作出充分而深入的思考和詮釋,有可能反映策展團隊力有不逮或缺乏視野。主辦單位對「水墨」採取兼容並蓄的態度(展場內不難發現立體作品,甚至是大型雕塑和多媒體創作),極盡將「水墨精神」空泛化之能事(難道水墨精神果真即「鬆郁矇」?)如此模棱兩可,輕則加深觀眾對於「水墨」(定義/分類)的疑惑,嚴重則可能顛覆(甚至謀殺)整個已發展數百年的水墨藝術文化和傳統。一個藝術展覽或博覽,若商業動機大於藝術考慮,必須冒「做爛個市」(釀成惡性循環)的風險。

–               在揀選嘉賓講者方面,亦未見大會的心思,不但未能將水墨有效地介紹給更廣大的觀眾群,更似乎揭露了無以為繼的隱憂。

–               藝術博覽的成敗關鍵,在於銷情和口碑。釐清如何及為何在當代發展水墨,及廣泛吸納亞太區(如台灣、日本和韓國等)具水準的參展者,是同類型博覽未來發展的大方向。

–               同場加映︰大會特別籌劃「水墨+」項目——洞天,由梁兆基策展,邀請本地及內地藝術家展出另類「水墨」作品,當中包括甘志強、林嵐、曾章成、莫一新等,涵蓋錄像、裝置、陶瓷及雕塑等範疇。梁兆基屬「多產」策展人,每年策展達十多場。在今天的消費年代,「產量」被視作評價策展人的指標。唯這個「指標」是否具有指標性,則相當可圈可點。

–               其中林嵐展出的作品為《邂逅!老房子》項目的其中一部分,詳見下文。

 

、《邂逅!老房子石家豪、林東鵬、黃麗貞、林嵐

展覽日期:2017年1月1日 – 6月30日
地點:孫中山紀念館、王屋村古屋、羅屋民俗館、三棟屋博物館

網站連結︰http://www.lcsd.gov.hk/CE/Museum/APO/zh_TW/web/apo/hi_houses.html

aac 2016-12-003

圖片來源︰http://www.lcsd.gov.hk/CE/Museum/APO/zh_TW/web/apo/hi_houses.html

–               隨著新市鎮發展,為保存舊文化,港府選擇性保留部分具歷史價值的建築。今次計劃橫跨多個政府部門及單位(包括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藝術推廣辦事處、古物古蹟辦事處、香港歷史博物館及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請來本地藝術家(團隊)石家豪、林東鵬、黃麗貞及林嵐,透過實地考察和地方史料搜集等,分別在孫中山紀念館、王屋村古屋、羅屋民俗館及三棟屋博物館進行公共藝術創作。

–               作為政府主辦的首個以藝術介入古蹟保育/活化項目,拉近人與建築物的關係,理念可嘉。唯受行政主導所限,原為活化和保育古蹟文化而設的藝術項目,有機會反過來漂白箇中歷史色彩。

–               以羅屋部分為例,屋內陳設實為「後製道具」,加上當局(古物古蹟辦事處)後知後覺,錯過向身為建築師的羅氏後人搜集一手資料的時機,導致藝術家未能深入了解古蹟故事,只能抽離於歷史脈絡,天馬行空,意圖重新建構一個全新的語境和敘述方式,與原先的保育概念背道而馳。

–               其中最令人期待的,是林嵐為三棟屋度身訂造的一系列創作。為了體察三棟屋的歷史及原本屋主陳氏的生活軌跡,林嵐多次與陳氏會晤交流,不但發現現時三棟屋內的家具和陳設均為「後製」,更離譜是祠堂的一副對聯竟「人間蒸發」。有見及此,她特意請徐沛之按陳氏的口述歷史書寫對聯,掛在原來的地方,可算是承傳了一部分的歷史。

–               林嵐亦請來許敖山與李文生合作重新譜一曲南音。她先選出主題曲目,再由許及李填詞,最後重組成新作品。然而這種合作寫歌的模式具有一定難度,倘若藝術家對於音樂創作/歌曲製作的掌握欠妥,團隊間缺乏共識,勉強湊合不同的歌詞並「移植」到曲目中,文字內容未必連貫,效果可能不似預期。

–               此外,已有一部分作品率先於《水墨博覽》登場。作品是一組滲透藍色圓光的長方形裝置,配以心跳聲音效,營造追本溯源的意味。聲音藝術是林嵐近年醉心的創作媒介,而家族歷史和敘述則是她著意探索的主題,裝置空降博覽會場,效果強差人意,期望「回歸」三棟屋後,會有另一番景象。

四、《從觀看說起……》張才生個人作品

展覽日期:2016年12月17 – 31日
地點:據點。句點

網站連結︰http://floatingprojectscollective.net/events/start-from-seeing-solo-exhibition-by-samson-cheung

aac 2016-12-004

圖片來源︰http://floatingprojectscollective.net/events/start-from-seeing-solo-exhibition-by-samson-cheung

–               其中一件作品參考投映機的三色原理,藝術家刻意抽掉紅色,然後投射出行車路;配合一系列裝置,包括兩個黑色燈籠、四把風扇和錫紙製旗幟,並開出一個小探孔,讓觀眾窺探其中。運用暗箱原理(camera obscura),觀眾最後會發現,在黑洞中看紅色,會呈現黑與白。

–               作品意念和裝置有趣,可是藝術家似乎有點畫蛇添足,在作品簡介及自述中解釋得太明明白白,反而使整個觀看經驗變得沉悶,毫無想像空間。

–               「毫無懸念」的文字表述,或可令作品更「完整」,卻扼殺了藝術作品本身的生命力和可塑性。藝術家若能退後一步,給予作品空間,更能提供讓藝術出現的條件。

–               另一方面,提示藝術家拿捏好「剎掣位」,而不僭越藝術家的私隱界線,是對策展人的挑戰。

 

 

、《台北雙年展》

展覽日期:2016年9月10日- 2017年2月5日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網站連結︰http://www.taipeibiennial.org

–               一字記之曰「悶」。以「藝術作為存檔的方式」(Art as Archive)的概念為主軸,串連一系列藝術展覽、表演、影片放映、論壇和座談等。當中固然找到可堪玩味的作品,然大部分均乏善足陳。看兩天展覽,感覺猶如乾啃兩餐蟹殼——枯燥、難以下嚥。(同期舉行的《2016國際錄像藝術展》還較具藝趣!)

–               當中值得關注的是許家維的多媒體裝置作品,名為《神靈的書寫》,以錄像呈現藝術家與神明青蛙神(鐵甲元帥)的對話過程。藝術家透過扶乩,一方面向青蛙神解釋整個藝術計劃的概念和執行方式,另一方面向祂詢問祂的駐紮地(武夷山廟宇)的細節,並按所獲得的線索,以數碼形式建構一個立體廟宇場景。

–               評價好壞參半︰有趣的地方是,作品展現出現代人如何理解「扶乩」這種古老的宗教儀式,以及人如何跟神明對話。然而,藝術家的存在感過於強烈,主導了整個對話,而且「討價還價」的意味極重,凌駕了交流和溝通,扼殺了藝術家、藝術與宗教之間原本可以出現的有趣互動。

–               可供類比的例子是,有藝術家為探討基因改造蠺蟲是不是生命,構思了一個供奉基因改造生物的創作。他先到日本神道廟與祭師交流,發現對方亦有相似的思考,能夠吸納新研發作品,結果一拍即合,於神宮設立了供奉基因改造生物的裝置作品。

–               針對類似的宗教式藝術創作,相對藝術家主導,先溝通、找出共同方向,後結合的創作形式更為可取。

–               引伸思考︰在藝術創作中,藝術家能有多大的主導權限?策展人應如何引導藝術家「收掣」(適可而止)?

aac 2016-12-005 aac 2016-12-006

圖片來源︰http://www.taipeibiennial.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