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5月6日
地點:油街實現
與會者:梁展峰、楊陽、阿三、丁穎茵、郭瑛
整理:梁寶山

[是日先討論組織事宜,展評較短]
《百物曲》

展期:2019年3月23日至6月2日
展場:Para Site藝術空間
參展者:Kenojuak Ashevak、Shuvinai Ashoona、Firelei Baez、Julie Buffalohead、李昢、陳秋林、Ali Cherri、張嘉莉、Narcisa Chindoy、Lok Chitrakar、Chto Delat、崔潔、Juan Davila、Heri Dono、Ticio Escobar、范加、Sofia Ferrer、Fifita家族、Chitra Ganesh、Beatriz González、何子彥、何博欣、Saodat Ismailova、Ilya and Emilia Kabakov、Alexander Kluge、陸明龍、林從欣、Euan Macdonald、David Medalla、Barayuwa Munuŋgurr、Ciprian Mureşan、Adam Nankervis、Kelly Nipper、Gabriel Pareyon、Gary Ross Pastrana、Tim Pitsiulak、Gala Porras Kim、Christoph Schlingensief、孫先勇、徐世琪、陶輝、王衛、黃漢明、梁慧圭、楊深、Yee I-Lann、楊嘉輝、趙仁輝、Constanze Zikos
策展人:康喆明及謝清

圖片搞自Para Site藝術空間網頁

  • 空間運用令人有混亂之感,這種「街市」式設置,不知是否想刻意凸出策展人手筆(signature)和風格。對東南亞的不同處境作劃一化處理,而偏偏這些作品均需要其語境。只三兩句的解說其實很片面和單向,甚至連詮釋也好像想盡量減少。即使是亞洲觀眾,也難判別到底作品的說明是否正確。
  • 回顧這幾年對東南亞的關注,想回到其本身的神話,但又好像同時想以當代來橫向閱讀,以減低差異。令人摸不清楚到底是有效的閱讀,還是不過出於白人中心的視角?尤其歌劇(opera)本身已經是歐洲文化。
  • 我們這裡已多次討論過他策劃的展覽,相較於之前的,這次其實不像調查式展覽(survey show),而更像是奇珍盒(curiosity box)。Para近年想通過亞洲來探討殖民和帝國主義,未必是白人中心──但這不是問題所在。問題在於沒有讓每一件作品有充分的發言空間,例如那件貼滿草藥的巫婆;並菲律賓之前某一個海島把所有動物趕離。兩個作品其實都有很深遠的伸延,但相比起那具佔據了當眼位置的曱甴,便顯得非常不會比例。
  • 將梁慧圭(Haegue Yang)的作品放在David Medalla旁。Medalla的作品雖好,但這件卻比較內在,不明白與此展有何相干。Ming Wong的作品本來也有不同的層次,卻只談與主題相關的部份。李昢的擺法也很奇怪。整個六樓展覽的大部份作品與主題關係勉強。
  • 歌劇與動物兩個主題各自都很複雜。動物因為殖民而消失、遷移,原住民與動物的關係和反抗……只是談動物本身已經足以承託起亞洲殖民經驗。另一邊廂關於音樂的研究,鋼琴與白蟻……作品單獨看來也非常精彩,但兩者卻搭不上關係。例如講到馬來的表演文化,但其與西方歌劇是否可以相提並論,作為觀眾亦無從判斷。
  • David Medalla的作品講中風之後,講皮膚的感覺,關於人類的動物性,以情色的接觸(erotic touch)來證明生命的存在。但擺放方式又問題 …… 後面陳秋林的作品,有單面反光玻璃,互相干擾,觀眾無所適從。
  • 可能我們亦不應花太多時間。PS的展覽似乎已有定式,即使多加討論也不會帶來變化。

 


 

《當下飄逝:東南偏南》
展期:2019年3月24日至6月15日
展場:Osage Gallery
參展者:Buhlebezwe Siwani (South Africa)、Bundith Phunsombatlert (Thailand / USA)、ByungJun Kwon (South Korea)、Chris Chong Chan Fui (Malaysia)、Curtis Talwst Santiago (Trinidad / Canada)、Kanitha Tith (Cambodia)、Kelly Sinnapah Mary (Guadeloupe)、Kiyoko Sakata (Japan)、梁美萍(Hong Kong)、Lhola Amira (South Africa)、Rory Emmett (South Africa)、Samak Kosem (Thailand)、黎卓華(Hong Kong) 、Sharlene Khan (South Africa)、Thania Petersen (South Africa)、Zeus Bascon (Philippines)
策展人:Patrick D. Flores & Natasha Becker

圖片搞自Osage網頁

  • 有一面的攝影作品很好看。因為空間佈令觀眾進入展場時有轉折位,相較於Para Site一進門便覺得被淹沒,整體陳設較佳。不過作為展覽,同樣無法真正介入東南亞。
  • Jason Wee 先前在台北MOCA的展覽,同樣也是講鬼神,但作品與策展主題脗合,亦能分類說明,從本土信仰到宗教與政治的關係。作品之間跨度不會太大。Jason Wee本身是在東南亞成長,頗能說明不同宗教之間的差異,作為作品的背境。
  • 反觀Osage的展覽則較理論化,作品比較獨立。作為第二集,反而較上一次遜色。上次整體效果較為甜美,在流離(dislocation)之中仍能保存自我和感到希望。但這次卻顯得較浮光掠影。
  • 那一件用鹽蓋着書的作品頗有靈光。在露台用耳筒聽小朋友唱歌,效果詭異,聲音與聆聽方式有流離感覺。電影院中的短片亦很好看,取鏡超靚。但作品探索的問題各異,相比上一次較零碎。
  • 在這議題上,數來數去好像只有梁志和、楊嘉輝和人人檔案等,才關注殖民問題。年青一代好像不太關心。這兩個展覽裡的香港作品,均好像文不對題。反而有另一些藝術家,像阿蟻、勞麗麗等,卻沒有得對關注。
  • 有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台灣與東南亞藝術好像比香港與東南亞藝術更容易放在一起理論化。亞洲之中,香港實在太西化,既沒有抗拒、亦沒有解殖,甚至很害怕解殖就等如要回到中國。故此把香港藝術家放進東南亞這個範圍,即使作品中有椰樹或棕櫚這些符號(黎卓華作品),但總是格格不入。需要加以研究這些物種與殖民經濟和地景想像,才能令作品真正進入課題。另一個小電視裡,不斷緩慢地塗面霜。如果可以藉着對「美白」作為亞洲的普遍經驗,帶出西方對亞洲的性別化相像,和亞洲自身如何內化了殖民,便能強化作品的語境。
  • 關於香港的神話,為何講來講去都只有盧亭?白海豚與開發黃金海岸,也是有潛質的故事。
  • 那香港是否應被剔除在東南亞之外?日本算不算東南亞?廣東話在東南亞也有一定的流通性。而香港也有許多菲律賓和越南人和藝術家,卻又非常邊緣。如果香港是在東南亞之外,那M+又如何為東南亞定位?問題不單在歷史語境上,而是視覺語言也很不同。
  • 拉遠一點,近日有年青人說,展覽已經取代物件作為組成藝術史的基礎。如果說要以此來抵抗博物館的殿堂化(canonization),那麼展覽又是否能夠保證不會失諸偏頗?展覽作為對當下現象或市場的回應,或策展人的網絡,又是否有充足的歷史距離,來審視作品與當時歷史語境的關係及其代表性?展覽可以作為將來的資料,因為這令藝術家的創作得以曝光,但卻不全面。沒有機會展覽的藝術家,難道在歷史上不重要?這個提法可能只因為要針對為何知識生產總被某些建制壟斷?又為何只有過去的東西才可以進入殿堂。為何藝術家與策展人共同製造出來的東西,就比學者的遠離真實?

 


 

《山洞記》 
展期:2019年3月26日至5月11日
展場:刺點畫廊 Blindspot Gallery
參展者:林東鵬
策展人:陳暢(Abby Chen)

林東鵬
《一日兩天(2019)》
2019
混合媒介錄像影
裝置尺寸:252 x 867 x 640 厘米
錄像:1’50″/1’50″/2’09″/2’19”
(圖片摘自刺點畫廊網頁)

 

  • 非常好看。左右兩邊不同路線都可以進入。他對物料的處理既有畫家的質地(painterly),但亦很跳皮。不同意象與物料之間的對話亦有趣。有一個階段怕他會被困在商業市場的慣性,之後在酒店做的計劃,卻又好像無法盛載他那種跳皮的特質。到了黃屋,才開始覺得恰到好處,雖然仍以故事為軸心,空間使用未夠盡情發揮。這次與空間的對話則非常生動有趣,不用再擔心如何講故事,純粹去呈現穿山洞的經驗,直接而充滿愉悅和想像力。只是黑白卻又非常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