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年4月28晚上7:00 – 8:30

地點:富德樓10樓

與會:丁穎茵、梁展峰、梁寶山、楊陽

紀錄:曾凱鈴

 

 

一、《曖昧——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性別演繹》

展覽日期:2017年3月17 – 5月21日

地點:西九文化區M+展亭

網站連結︰http://www.westkowloon.hk/tc/ambiguously-yours

  • 展覽命名及題材教人期待,以香港流行文化及性別議題作招徠,加上一系列本土知名巨星(部分已故)的服飾、表演片段、照片、雜誌封面和唱片封套……悄然逝去的80、90年代流行文化,對主流觀眾來說別具吸引及叫座力。
  • 然而,該館未能提供讓觀眾非入場參觀不可的有力誘因。策展不論在理論建構還是操作層面,都強差人意。與其說是透過香港流行文化探討性別曖昧性(gender ambiguity),倒不如定位為「80年代物品展」還比較貼切;與其放在博物館脈絡展示,倒不如置於商場空間示眾,反樂得輕省,更富娛樂性。
  • 翻查資料,M+展亭開館時,表示將策劃一個「關於女性的展覽」,相信所指的是今次展覽。主題從「女性」轉到「性別」,當中固然有不少行政和實際操作上的考慮。
  • 展覽分為五大展區,分別為「我就是我」、「是男是女」、「你的輪廓」、「普普流行化」和「聲煸/線動」,實有點巧立名目。「我就是我」更顯然是自打嘴巴、不盡不實。當中展出羅文、張國榮和梅艷芳的演唱會片段和表演服飾,似乎是在呈現巨星的「自我」形象。但要留意,「現實中的自我」與「舞台上的我(performance self或staging identity)是截然不同的概念,策展團隊沒有梳理當中的分野,導致展品除了讓觀眾再一次「瞻仰遺容」外,不但無助詮釋性別曖昧性,甚至讓人混淆「我」的概念。
  • 一系列《號外》雜誌封面和分類標籤,更叫人摸不著頭腦,策展人處理分類的方式尤其「出事」。分類明顯見到重疊的地方,意味「分類」本身可以很曖昧。然而,當中的分類和關鍵字如「#自信」、「#家庭生活」、「#型」等,究竟按甚麼準則?很難不給人「亂來」的感覺。何不透過觀看視覺形式呈現?例如羅列一系列穿Deep V的男女影像,純粹提供閱讀的線索,既可保持曖昧,亦可讓觀眾自由聯想和思考。
  • 夾雜藝術家石家豪和何倩彤的繪畫作品,相信很大程度是行政功利考量。從藝術行政的角度,觀眾大致分三大類︰業界、大眾和評論員(inside critics)。是次展覽於Art Basel期間進行,加入藝術家作品可望帶來相當的經濟效益,即借助Art Basel之勢,吸納三大類觀眾,並展示館藏。可惜,這對展覽內容和質素提升不但毫無助益,更反添突兀之感。尤其置入何善彤的作品,簡直令人費解!
  • 「性別曖昧性」的論述至少可以分三大層次︰首先是社會對於「性別」約定俗成的規範;其次是打破既有框框,挑戰大眾的認知;從而開拓「男」和「女」之間的無限可能(例如變性人等)。展覽對此隻字不提,僅引述潮流人物(pop icons)語錄,到底是策展人捉錯用神?還是低估觀眾水平?仰或是博物館被迫「跑數」(觀眾人流、影像流通),為免「趕客」(給人深奧難懂的印象)而自降武功?
  • 說到底,致命傷是展覽策展的態度本身,比展覽的內容更曖昧。展題為《曖昧》,負責的香港視覺文化助理策展人周麗珊在訪問中提到(大意)「我們對於男女的想像就是最曖昧的地方」。策展人故意不定義「曖昧」,出發點可能是刻意為展覽經營一定的「曖昧性」,可惜過猶不及,因為欠缺視野,未為主題「性別曖昧性」作最低限度的定義和敘述,故無法為大眾提供思考的脈絡和理論框架(可這是博物館的功能!)。「閱讀區」放置艱深的性別研究書籍,畢竟無濟於事。
  • 這是M+展亭開館以來的第三個展覽,綜觀來說,M+具備龐大的研究團隊和資源,唯至今仍未掌握其優勢、善用博物館資源和展覽素材,亦尚無法發揮博物館的功能——開拓觀眾視野,提升大眾的文化藝術水平。
  • 同場加映︰展覽期間Art Appraisal Club辦了兩團免費導賞活動,以「唱雙簧」的導賞形式,為觀眾提供更多角度的欣賞/理解方式,挑戰「單一權威」的論述模式。

圖片來源︰朋友拍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mplushongkong

 

 

、《喘息空間︰香港當代藝術展

展覽日期:2017年3月12日 – 7月9日
地點:Asia Society Hong Kong

網站連結︰http://asiasociety.org/hong-kong/exhibitions/breathing-space-contemporary-art-hong-kong

  • 看得出這是一個用心做的展覽。(這個年頭,「用心」是否已足以成為一件值得嘉許的事?)作品本身好看,如黃頌恩的《鏈》和卓思穎的《如果那刻來了》,都讓人印象深刻。
  • 亦看到策展人的心思,不論是視覺處理還是策展概念,均值得一讚。特別是發掘展覽空間和拓展嶄新觀賞方式方面,對一班新晉藝術家來說是好事。
  • 唯室內展示的作品之間略嫌關係疏離,作品與作品彷彿毫不相干,儼如藝術家作品「大雜會」。
  • 部分作品的展示和處理亦顯得用力過度,弄巧成拙。以何兆南的作品展示為例,燈光明顯刻意跟隨博物館的一套標準(將書本上的策展技巧搬字過紙,忽略實際情況和作品獨特性),效果強差人意。
  • 展覽主題方面,利用空間的視覺特色作為表現或象徵香港的符號,或聚焦香港藝術家如何回應空間議題創作,無非落入「講香港就講空間」的老調。展覽目錄(exhibition catalogue)更屬敗筆,除了Andre Chan的文章以藝術家社區(artist community)為書寫內容,其他都離不開香港人「借來的空間,借來的時間」的視角和敘述,強調港人對時間(如賞味期限和死線)和身份不明朗等的恐懼,實為陳腔濫調,不但新意欠奉,更離我們的時代脈絡相去甚遠,有對不起展覽作品之嫌。以卓思穎和她的作品為例,她處理作品時的考慮和反射城市的方式,皆與政治、身份認同或時間恐懼無關,跟目錄所提到的「大歷史」大相逕庭,曝露出展覽目錄文章的論述與展品脫離,顯得「離地」。
  • 由此可見,藝術家、作品與策展方向、展示形式的一致性攸關重要。無奈藝術家與策展人、作品理念與展示方式的落差時有發生。策展人/藝術行政人員作為文化生產者(cultural producer),策展時除了要執行標準工序以促成展覽的發生外,更要對展品及藝術家的創作脈絡有所了解,從而確立策展理論和定位(theoretical position),以推進整體社會文化發展。

圖片來源︰http://asiasociety.org/hong-kong/exhibitions/%E5%96%98%E6%81%AF%E7%A9%BA%E9%96%93%EF%BC%9A%E9%A6%99%E6%B8%AF%E7%95%B6%E4%BB%A3%E8%97%9D%E8%A1%93%E5%B1%95#!artworks


 

三、《(再)另一半——妻子,母親,自身之實踐》

展覽日期:2017年3月17 – 5月7日
地點:奧沙畫廊

網站連結︰http://www.osagegallery.com/PressRelease/Osage%20Gallery_an%20other%20half_press%20release%20CHI.pdf

  • 與《喘息空間》不同,參與《(再)另一半》的策展人和藝術家皆為女性藝術家、人妻、人母,意圖透過藝術創作探討妻子和母親角色,作為自身的反省。
  • 展品皆屬水準之作︰區凱琳對抽象視覺語言的處理愈趨成熟,作品有質素保證之餘,一如以往流露一點甜;陳玉瓊作品呈現出在她作品中少見的同理心;黃慧妍繼續探索物料與符號結合的魔法;馬琼珠作品愈見進步,唯作品未必適合在如此清晰的語境中被閱讀;謝淑婷的作品水平亦高。
  • 策展方面,策展人語(curatorial statement)中的「蘋果」意象很有畫面相當有趣,有很大想像空間。惜策展人似乎未有充分發揮,反而著力引述安德烈‧紀德《背德者》和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的深奧理論和文字,卻未能完整處理「自觀意識」(subjectivity)、「自我」(self)和「完整性」(completeness)的概念。
  • 由於是次展覽主題是「自身」——每個人對於「自身」均有一番掙扎,作品流露強烈個人主觀情感,加上策展人亦是參與藝術家本身、人妻和人母(「林緩童」是區凱琳的筆名),相比起煞有介事介紹策展人登場,以藝術家身份自發策展,相信更合情合理,亦更具說服力。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osage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