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Appraisal Club展覽評論會議(2020.5.31)

日期:2020年5月31日 4-6時
地點:C&G藝術單位
與會者:梁展峰、阿三、丁穎茵、梁寶山、郭瑛、楊陽
整理:梁寶山

  • 是日會議議論會務為主,不少藝術活動因疫情停擺,小型展場較早回復正常,但檔期和消息發放難免仍然混亂。故展評部份較短。
  • 故成員零碎地看了香港國際攝影節在深水埗一帶展覽。
  • 近期有大量展覽均與運動有關。
  • 除作品外,是日也較多提到活動的整體效果和策展方式。

 


《香港國際攝影節2020 》

展期:2020年4月至6月

展場:多個場地

節目導覽冊子

《茫》黃百享個展(光影作坊的New light-青年攝影創作系列)

展期:5月16日至6月 28日

展場:光影作坊

  • 是屆攝影節沒有大型展覽,而是以在小型場地的個展為主。我們不知道大會如何與藝術家溝通或如何介入策展。但展覽完成度高,尤其是「新一代攝影師育成計劃」的年青藝術家,頗見成效。
  • 光影作坊的兩檔展覽:《餘燼》黃淑賢個展,和《茫》黃百享個展,均有觸及運動。不是全部成員都有看到兩個展覽。故合併討論:
    • 《餘燼》包括多個錄像裝置,是眾多回應與運動有關的展覽中較為完整和意圖清晰的一個。
    • 不少與運動有關的攝影作品均是直接攝影(straight photography),靠圖像說故事。但有趣的是《茫》探討的是媒介的本身、菲林攝影的原理,如何構成對運動的經驗。作品大致的做法是:重回運動現場拍攝,並與直播的手機或螢幕作雙重曝光。於是每一幅大型照片中都有片留白,留白的背後則播放着運動的影像。《茫》(Screen Slaver)顧名思義,指涉的就是運動期間日夜收看直播的時間經驗,但媒體卻又使人與現場產生距離。另一組四件攝影裝置圍繞著柱的四面而設置,將開的嘴吧上面有一層被不停塗抹的黑色,正是街上被不斷抹走的連儂牆的視覺效果和物質狀況。成員關於具體的歷史時空和語境應如何在作品或展覽中呈現?並會如何影響對作品的接收?其實從具體事件出發的作品如藝術手法成功,還是會有超越時空的普遍性。掩嘴、消音的比寓雖然頗為直白,但也頗能從香港現下的處境帶出人們被抹除身份的普遍性。整批作品的內容可能並不是作品最重要的地方,而是對媒介和運動的反思,和人與媒介的距離。但其所選取的歷史時刻則肯定豐富了作品的意思。

  • 在油麻地櫥窗展覽空間Precedee展的《裂像的破口》展期短,也是使用非敍事方式探討媒介與現場的關係。李卓緩把八張照片以九宮格式來排列,中間一格留空,全是用菲林拍的添馬艦解放軍軍營。獨缺的一張,則要觀者自行按小紙條上的指示到附近一個報攤尋找來看。然後地下還有一句說話:近看遠史 UP CLOSE WITH A DISTANT MEMORY。作品想要表達的是她因為2014年不在港而缺席雨傘運動。藝術家透過攝影把觀眾拉回到運動現場,再帶出事件的在地性和與個人的距離,顯示出能其對事件的敏銳觸覺和反省,同時又不急於提出答案。但作品過於直白的地方就是那張3R,原來就是報攤的女攤販。

  • 其他比較零碎的討論:
    • 成員也有留意到在曾冠群在Parallel space展出的《臨時邊界》及岑倩衡在open ground展出的的《餘燼與安魂曲》(均為育成計劃)。都是透過圖像帶出事件和容內,手法比較直接。 岑倩衡拍攝六四燭光晚會剩下的蠟燭和杯,令人聯想起曾德平在九十年代也曾拍攝同樣的題材。也有成員聯想起另一位芬蘭藝術家 Hannele Rantala,專們拍攝人們用遺留下來的「雲吞」(用過的紙巾),每一件都有一種孤觸的感覺。(see work on her website: 47 Departures)
    • 陳國榮在JCCAC的《消逝》(衛星展),拍攝建築物中的過渡空間,擺放在JCCAC某幾層連續的中庭走廊,設置方式頗有心思。不過設置有點掩過作品內容,難以令觀者留下對影像的印象。

    • 也是在JCCAC,盧建民《再想像香港爬山共同體》(衛星展),有成員因其自然題材被吸引。但觀展時才發現原來藝術家正是因為「魚旦革命」,與梁天琦一同被判監的,卻較少人留意。展覽開宗明義講「想像的共同體」,由盧燕珊策展,切入角度以較全面的手法展現作者,沒有把他簡化為公共人物或政治迫害受害者。盧建民本身是行山愛好者,作品展現理解香港的親身視角,例如在飛鵝山看東九龍、又或從犀牛石看赤柱監獄。從他的鏡頭可看出他對香港的愛,甚至說明一直致力守護的到底就是甚麼!游蕙貞和梁頌恆等戰友的近距離紀錄在展品數量上較少,正好成為山嶺的註腳。藝術家本人身在囹圄,策展起了關鍵作用。但亦有成員認為策展動機並沒有能從展覽中看出來,需要依賴語境和說明。


值得留意的趨勢

近期年青藝術家都傾向用黑白攝影。 例如IFVA獲獎的卡娜 Carla Chan, 她的動態雕塑也採用了黑白。是因為想加強作品的權威?還是感覺絕望灰暗?要是這樣,會不會還有其他可能性?


香港人權藝術獎

展期:2020年5月12日至6月6日

展場:歌德學院

  • 今年主題為《庚子年》— 根據傳統的中國曆法,預計該年將發生重大事件。展覽中有不同媒介及主題的作品,主要是近期香港的社會事件、有些作品涉及少數民族的待遇及公民監控等等。
  • 過去也有邀請策展人,包括黃宇軒與Caroline Ha Thuc。因為組織本身不熟悉展覽運作,故希望由業內人士來整合和詮釋比賽和展覽。包括安排評審、編排展品和向傳媒簡介。
  • 展出入圍參賽作品,其實不明白策展人的角色。作品展示方式有點混亂,例如將兩個不同的錄像作品並置,說明牌的位置與作品亦連不上。
  • 公開徵件,加上是議題式展覽的確不易做,既要考慮作品本身質素、又要推動議題。所以策展人有很關鍵性的作用。
  • 展覧參集專業和業餘作品 ,對於議題的表述比較直接,難以引導觀眾作進一步的了解或討論。獲獎作品是製作較為專業的一件,內容具話題性,技巧和作品處理亦達到一定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