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展覽回顧
Art Appraisal Club 月會
四月份展覽回顧
05/05/2014
1. 刻畫人間 ─ 朱銘雕塑大展
28/02/2014- 15/06/2014
香港藝術館
- 整體在作品方面和設置都不敢恭維……特別在空間運用上實在太雜亂,沒有考量人流和作品的展示質素。或許是館內沒有太多策展人做功夫,又可能是將藏品移師到港發揮不了作品精髓。
- 作品材質是雕塑的重點,但是次展示有部分用一個奇怪的籠,實在令人摸不著頭腦。做雕塑又像搞裝置;做摩登還是做當代藝術?要令人眼前一亮的一個勇敢推進或是要人來膜拜大師級作品的看展?定位出大問題。就算是轉型都要有故事敍述 (narratives) 的說明啊… 這一系列是欠缺想像力,讓人懷疑80年代的作品已是個高峰,亦是絕響。而展覽中的那段錄像好差,完全離題萬丈……
- 建設性一點的做評論,我們會自問若是我們擺展覽會如果落實設置:首先一定不會用現場那些多餘的背景和陳設,空間一定預多,令作品多一點點角度空間予人感受,選擇一定要做,不是街市賣菜式任何新舊作都“哂冷”。
- 一定要明白藝術家初衷和思想,不能胡亂猜或用膚淺的方式理解朱銘的藝術:他做的當然不止導賞員沒頭沒腦說的“咁簡單嘅嘢都做得咁好。”………好比“佢係女人都咁叻喎”一樣…做好導賞一定要引發聽眾思考和有互動,不是純粹一問一答蠢蠢的、以為是正確的填充題。互動是深入有內容和批判分析的,不能是純資料性的對答。好的導賞員還要透過互動去研究觀眾反應,對展覽和藝術家提供可靠的觀察及回響,對創作和機構發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2. 我想看見所有 : 暴力邊界計劃
04/04/2014 – 18/05/2014
AM Space
- 陳設方面每次用耳機聽作品在這樣細小的場地做好煩擾。雖然觀賞方面有點辛苦,但由於每方面如展示空間運用、作品數量等都平衡,所以能讓觀者進入他的想像。再用心看,陳設有點冇所謂:其實可以再 fine tune(細緻)的做(如地圖好難揭)。觀眾辛苦的第二個原因是展覽需要人參看地圖去探索,場地有限制之餘又不易找資料……體驗有趣但不容易理解。
- 好難明白,比較虛無縹緲,直接的反應是做立體物件又做平面視覺的東西好奇怪;雖然可以說觀眾可讀性很高,詮釋理解想像的空間好寬大,因為聲音和畫作的互動效果相當好。
- 以另一語景做此系列好值得嘉許,與以往作品很大分別,將概念都投入在作品裡,看得出是很懂自省又內歛的做創作,新嘗試又與自己以往作品連貫理順自己思路,一個作品又能衍生很多版本,難得。
討論中最有趣和有批判性的,是聲音與畫面視像的千絲萬縷對藝術作品的詮釋有着甚麼影響和意義。大家都認同,正正是聲畫的抽象關聯性讓作品更有層次。這兩個原素,會是哪個出現先呢?而在想藝術家是否在一個現場取材,還是後期製作的一個反應創作,就已經夠過癮了。引申的想是聲音的 politics 跟主題界別,媒體平台的各種想像。採集聲音的方法和展示方式等等都有一套美學,引人入勝。用材料和展示形造到一種吊詭的敍述,令人思考:邊界究竟有沒有“踩界”的可能?感覺模糊的話又與當刻的自我有何關係?文案,聲音和圖畫有沒有主次之分,需要嗎?文獻部分又引發到我們想為何資訊設計跟收藏有關。我們又在想為甚麼文獻式展覽那讓多……
3. 梁志和混合媒體展覽 :「那麽我有時真的不知道是否文化的緣故 」
25/04/2014 - 17/05/2014
香港城市大學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3樓CMC Gallery
- 與前作非常有連繫,所有東西都係十分連貫,資料展示、聲音、文字及對話等等都好有層次,十分清晰的引導觀眾去了解展覽。第一時間看的時候,直接的以為展覽很納悶,都是坐着看錄像,但不久就發現梁志和把玩的 “翻譯(translation)”並不簡單,男女聲互換驟變,其實與不同話語文字一樣,是繁多不同吧了,一個國際性的問題。不過觀賞上比較辛苦,因為錄像要站立十多分鐘才能看完,觀者設定站立觀看位置與屏幕太近,同時又要戴聽筒……
- 展示創作從來都是矛盾的課題,如何將藝術家與作品的關聯呈現是一大學問。藝術家擔當一個研究員的角色做一個檔案資料展覽不是一個歷史考量,其實是個藝術取向,是個關切政治立場、材料、語景、社會與文化的表現。
- 說到底,觀眾的期望要求是很不同的,而就算要求明白敍事角度不愔藝術展覽的一群、又或是已下判斷覺得混淆的常客都好,都應該感受到這展覽有清晰和堅定的策展方向,實在沒必要將這與別個有差不多主題的展覽作比較。梁成功形造與觀眾不大相關的事作主題做藝術,是獨當一面的,成功做到與觀眾有適當距離,同時跟不同背景的每個個體全面的以觀看視覺藝術連繫一起,既有香港本土特色又有一種陌生的感覺。
- 梁志和是時常受本地媒體忽略其本土性的一個藝術家,外國傳媒如是,雖然後者和國際媒體平台比香港的時刻都關注他。
4. 水墨心境
18/03/2014 – 07/05/2014
Ben Brown Fine Art
- 大家都狐疑為何畫廊會做和想以水墨做展覽,是因為一直此媒介的畫作慣性不會在這性質空間出現?還是實際上作品都不會銷售得好?是蘇富比拍賣行打頭陣引領,還是紐約拍賣做專題、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做過而回嚮好有影響?姑勿論原因何如,這些都是觀念性水墨,並非真水墨 --- 這就引領我們思考一個大學問:何謂水墨?
- 展覽究竟有否推動本土水墨發展
5. 存念: 萬青屴珍藏師友饋贈書畫印展覽
13/12/2013 – 23/04/2014
香港藝術館 中國書畫展覽廳
- 好看!但不及美院做的深入,論述不足,想知道展示的社交圈中各人物關係相互影響不果,內容流於表面形成展覽像個平平無奇的文獻展。
- 展示不應用時序自傳形式編制,了解脈絡最好用社交圈分析展示,給觀眾清晰的看歷史事件再了解人物背景和此展覽用心,因為種種都是對展示的這一輩重要藝術家有影響。現在敘述太狹隘,浪費了豐富內容,所以說作品和文本等等展品的呈現好緊要。
三月展覽回顧
Art Appraisal Club Meeting Note
March
日期:2014年3月30日
時間:18:30 – 21:30
地點:文學生活館
《Light and Shadow Caravaggio The Italian Baroque Master 光.影意大利巴洛克大師.卡拉瓦喬》@ Asia Society Gallery
- 意大利可能想籍借出國寶發財。
- 只展出一件會令整件事變得膚淺,尤今次加入香港藝術家更見礙眼。
- Pacific Place的小展場的短片拍得不好,又硬銷Asia Society這地方,整體來說公關手段令展覽失色。
- 不喜此事是看其為馬會贊助,與及不明白為何是由Asia Society主辦(實情是他們主動,但這正是奇怪之處);更奇怪的是場地本身不宜擺放古畫。
- 究其動機,對照上次Botticelli “Venus” 來港事件,不排除有心人想將此類名畫先於海外博物館展出,獲得認可,若干年後脫離公共財性質,便可出售(現在此畫在賭場)。而為何香港任何一個文化機構會拒絕這類展覽,值得深思。
- 大灑金錢籌劃展覽,理論上希望觀眾明白作品的觀賞價值,但其市場策略是「Once for life time一生必看的世界名畫,拒人千里。
- 當發現觀眾人數未達標(四萬人),email宣傳的內容竟是 “Help us to meet the target 400 000 audiences”,很醜怪。
- 整體沒顧慮觀眾,有觀眾表示:「這是一幅必須要看的世界名畫,我們有需要被教育一下。」中了公關公司的伏。
- 「真的不懂看,我喜歡看藝術品,但我讀書不多,這些地方不是我該來的。」可見展覽雖花了500萬,卻不見其教育成效(education value)。
- 作品本身不俗,但Asia Society地理環境及公關標籤整方法,使展覽大打折扣。
- Caravaggio本身應容易被理解的草根藝術家,卻被放得高高在上。
- 蘇慶強作品描述中雖有提到「草根」二字,但描述中卻顯得更神聖。
- 作品描述令人混淆,如「一臉疲倦,但很莊嚴。」、「暴力及性暴力的張力」。
- 資料有誤,如Caravaggio著名的光暗對比「chiaroscuro」非「風格」,是「手法」。
- 整個展覽中英文的陳述不對應。
- 回應藝術家的作品解說中,花大量篇幅介紹Caravaggio,實際有關的陳述也只為彰顯名畫而寫。
- 有關策展,也見牽強。回應藝術家被強行分類,而Asia Society早已敲定作品及其一香港回應藝術家,才找來韋一空「策展」。
- 作品本身不俗,但擺放方式不吸引,而且都見過,一點都不吸引人駐足細看。
- 整個展覽的場地不算小,亦容易將作品擺放得好看,但香港作品的放置得十分擠逼,亦十分古怪。
- 將「策展」∕選擇藝術家的方向是「神秘感」、「光與影」、「寫實」等,令人無從理解,當中只有周俊輝及蘇慶強較相關,曾建華在這情況很百搭,而王無邪的道教「神秘感」與Caravaggio天主教的神秘感相差甚遠,沒有說服力。
- 展覽難見「策展」工夫,如前述,藝術家、作品早已內定,而硬將回應藝術家說成同是Caravaggio的祟拜者甚有問題。
- 整個展覽書寫的方法及至擺放設計,目標都十分一致,都是「朝拜」方向。
- 事件後續:身為專業藝術行政人員的LCSD職員看過後,竟然評價「Good Interpretation」!
- 若下次又再有古典名畫來港展覽,又該如何處理?
1. 香港藝術家可只做工作坊
2. 不應與香港藝術家同場展出
3. 或是單挑,一對一
4. 或純粹選一人,用以回應及策解繪畫的論述
- 香港最失敗之處,是不擇手段讓藝術「入屋」,故不理智地淺化內容。如照常論述作品資料會好很多。
- 問題是公關覺得非淺化藝術不可,否則公眾不會明白,但現在雖淺化卻依然不能「入屋」(公關覺得成功),才是問題所在!
- 公關公司覺得若表述方式與藝術館相約,就不是成功的公關手法。
- 主辦單位有責任將自己好好定位。
《珠江三角周系列一:香港製造》梁美萍個展 @ Osage
- 梁美萍的作品相當需要策展,但呈現出來像策展人缺席。
- 擺放作品的方式混亂,像沙龍畫展。背後有意思的的事未能呈現,故影片很重要。
- 作品本身有趣,可見她從另一角度看自己的城市。
- 立場未夠清晰,策展人有責任將有意思的元素帶出。
- 她想達成的事太多、極感性及沒條理。
- 她由幾個層次看中港關係,分別是生產層面、過程、亦包含不少具象徵性的元素。
- 她這一系列作品在07年展出時較簡潔,發展到現在像一個大型裝置藝術。
《一切由海洋開始》凌佩詩個展@ Gallery Exit
- 原來不是現代水墨,是印刷拼貼,但在展覽中4沒有得到任何資訊。
- 本身內容淺薄,難以再加說明。
- 暫時未有特別,留待觀察。
《每日一遍》禤善勤個展@ Gallery Exit
- 有點抽象畫及國畫感覺,用上很多線條及抽象物,背後有想呈現的訊息,想法和做法與國畫相若。
- 對線條這般密集十分好奇。
- 覺得他有驚喜,他能清楚說出自己對繪畫的看法——Painting as happening, 捕捉對經驗(包括視覺和感官)的感覺,他的意念有趣。
- 他在嘗試如何將幾個連續的動作呈現在一個靜止的畫面中
- 他有想法,作畫能力也不差,但未能融會貫通。
- 最欣賞他畫背景的線條,最貫徹到他的感受。
- 覺得他無論談吐、想法都太受林東鵬影響。
- 他有潛質再向內發掘自己。
- 他的用色亦有趣,與黃進曦相似,像David Hockney把顏色過濾,似一種潮流。
《Step Back to Nature》黃進曦個展@ Ora-Ora
- 像停滯在某一位置,展覽中展出幾年來不同方向的作品,卻不能解釋這樣畫的原因。
- 這一代喜愛以虛擬世界為題材。
- 對這批畫,覺得他是有自信的,覺得自己終可擺脫虛礙甚界的視野。
- 對於自己作為畫家追求甚麼,想得未夠清楚。
- 有點硬找來作畫原因,想找些甚麼去說,但說不清楚。
- 是否無大志?他是否沒有面對當代繪畫的論述(Encounter contemporary painting discourse)?借用了理論,卻沒有處理傳統、歷史問題。
- 禤善勤有處理,但黃進曦則在有與無之間。
《Perhaps Love》香建峰個展@ 歌德學院
- 給人很差的視覺經驗。
- 不能講出為何畫畫,也沒有創作意念,虛有感性,作品單薄。
- 今次比之前好,之前太裝飾性,很沉悶。
- 今次較放鬆,嘗試塗抹等技巧與物料互動。
- 他的物料處理向來是圖象式,「設計師塗顏色」。
- 身為一個感性的設計師,他對畫面有種操控慾。
- 不宜從這個方向繪畫,尤其他不是初出道的藝術家。
- 放下要做畫家的慾望,用設計師的眼光去做作品反而更有驚喜,像之前的陶瓷畫花系列。
- 他的掙紮是他自己的一廂情願與現實身份∕實際能力的問題。
《Affordable Art Fair》@ 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Centre
- 公關較好,能做到「帶藝術回家」,赤裸又誠實。
- 難聽點像阿姆斯特丹的紅燈區,有求必應。
《週街展(二)》@ 九龍城聯合道至打鼓嶺道、賈炳達道至太子
- 支持他們做這類另類事,但未必所有作品適合這樣擺放。
- 地圖有誤,對按圖索驥的展覽更重要。
- 可以有更聰明的擺放方法,不宜就這樣放到街上。
- 可與鋪頭傾能否擺放,若能兩者明白對方,會是好事。
- 欣賞他們放在後巷,某些地點放得好。
周街展可如何改善?
- 要保持小型及低調地做,別走活化廳及藍屋的。
- 可與鋪頭多溝通。
- 規模可小一點,集中在一至兩條街發生。
- 現在行死人,展期短也難就觀眾去看。
二月展覽回顧
遊藝說論會議摘要(二月份)
日期:2014年2月22日
時間:18:30 ﹣ 20:30
地點:
「非凡塵」黃麗貞個人展覽
16 -1-2014 至 15 -2-2014 嘉圖現代藝術 中環雲咸街31號C-D 2樓 http://www.grottofineart.com/WEB%20ARCHIVE/GrottoExhibitions2013-2014.htm- 整個展覽是十分畫廊的表達,藝術性不太強
- 以藝術家多年的創作經驗,已能純熟地掌握物料技巧,但用雙手去思考如何深化陶瓷作品,可更進取
- 可見有些靈性上的意念想表達
- 對比起上次展覽,驚喜不大,彷彿走入了形式上的死胡同,為物料的特性及技術自困
「時間旅人」區凱琳、謝淑婷聯展
24-1-2014至1-4-2014 路易威登旗艦店藝術廊 尖沙咀廣東道5號謝淑婷:
- 期望她有一個突破,應該有一個適合的表達方式去連結自己的情感
- 對陶瓷的想法亦可再深化,能再發揮得更淋漓盡致
- 藝術家收集了很多具有故事性舊物作為裝置一部分,但焦點卻被舊物搶去,而陶瓷作品反而成了陪襯
- 主辦單位的物品時而出現在展覽中,不免影響整體展覽觀感
- 延續一貫的主題,是以情感思考的藝術家
- 陶瓷藝術家易受物料性影響,需要有更多思考才能走出胡同。
區凱琳:
- 今次的一系列作品較能與觀眾溝通,較少慣有的密碼
- 不少作品中可見能轉化到中國傳統的思想,小物件能連結上一個「爸爸出海去」,是有趣的地方。
- 作品中用上鏡子是較新的想法,空間處理得好好,又聰明又好看。
「構。建M+:博物館設計方案及建築藏品」
10-1-2014 至 9-2-2014 ArtisTree 香港港島東太古坊康和大廈一樓 http://www.westkowloon.hk/tc/whats-on/current-forthcoming/building-m-the-museum-and-architecture-collection/- 展覽最後教學閣做得特別好,有不同的物料讓公眾嘗試
- 香港的建築展都有展示較多文字的傾向,而多數超出觀眾能接受的範圍
- 展覽有強烈的制度性考量在內,已決定了展覽的運作及展示模式
交叉口.異空間— 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劃2013
何香凝美術館、澳門藝術博物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油街實現及香港視覺藝術中心 18-1-2014至13-2-2014 香港大會堂低座1樓展覽廳 香港中環愛丁堡廣場5號 18-2-2014至12-3-2014 油街實現 (香港部份) 香港北角油街12號 http://www.lcsd.gov.hk/CE/Museum/APO/zh_TW/web/apo/va_crossroads.html- 這是一個四個城市共同參與的展覽,在四城巡迴展出,由90年代始已成一種趨勢
- 此類展覽的主題必須很大,而各城要有各自的表述
- 但各個場地的面積相差頗遠,策展人角色相對重要
- 是次展覽作品令人感覺較散亂,現場處理上,策展有改善空間
大新月:六十年代的藝術與激盪──日本、南韓、台灣
22-11-2013至9-2-2014 Para/Site藝術空間 香港上環普仁街4號地下 http://www.para-site.org.hk/zh-hant/exhibitions/2014/da-xin-yue-liu-shi-nian-dai-de-yi-shu-yu-ji-dang-ri-ben-nan-han-tai-wan- 良好的想法,但受展場面積限制,難以很好地展示出來。
- 三個地方想找些共同處,但尋找的過程中,發現三地相異處相當多
- 似乎未能很好地為何要選擇這些參展藝術家。
- 不能只用藝術上的角度,忽略了地區性的意識型態,約化及簡化了整個策展的論說能力。
- 現在,香港的藝術機構也有各自的立場去論述香港。
- 沒有香港性才好,才能體現全球化。
一月展覽回顧
2014年1月份 香港展覽回顧
1 漢雅軒
2 維多利亞
3 也斯
4 油街
5 火炭開放日
1 漢雅軒 - 30年慶
總體感覺十分感動,幾分感慨。
感動是,我們見到策展人的用心,而此展覽跟展覽場地所現的火花都是有意思的。這個展覽的敍述和語境都獨當一面,立足點是以國家為中心展示藝術作品,不是一貫在港傾向有西方色彩介入的說述。其中邱志傑和徐冰的文字作品有其一套設置安排去引發對話和回響。當然很多看過展覽的人都會覺得那麼多個別作品質量如此的好,展覽怎樣擺都很難差強人意吧?其實這正是是次展覽難的地方。展覽難得在有一個清晰的策展概念,空間亦善用得好,時間線的敍述顯示到二十人團隊的功力,文字部分包括藝術家聲明都是亮點。如果要與其他展場比,如博物館,這個展覽起碼沒有假設觀眾的解讀能力和賞析程度而降低視覺藝術展覽策畫的基本要求。
感慨是,這展覽在說港島的百年歷史,時間線所示的歷史資料顯而易見有錯誤(藝術家的名稱都寫錯了),而且我們這一群作為觀眾會希望見到多一點點策展人的解讀。因為是學者形造的一個展,技術性問題細緻如掛畫都有一定的問題,定位、觀點以至理解都會有些不置可否。以政治事件帶動的時間線是展覽的中心重要部分,它究竟和展示的作品有甚麼關係呢?此舉純粹是個人取向還是一個策展決定?
2 很久不見了,維多利亞
這個展覽顯現了香港藝壇一個怪現象,就是展覽的設計意味和氣息蓋過了要展示的藝術本身。雖然對本質上是生硬的歷史表述用字艱深,而設計跟文本東不成西不就,觀看與閱讀都不討好,更蓋過了作品令其變得次要,讓觀眾不會花心機細看,但勝在展覽整體上能真正到位道出香港的過去和本土的身份問題,令人感動。例如套用了引起共鳴的電影臺詞,畫面,讓表述牽引觀眾回想殖民時代的種種。要批評的話就是後半部寫作太露骨和說過頭,作品本身足夠引起興趣,其實已充分做到所要表達的,甚至用曖昧瞹的方式陳述可能更好。
這展覽是有關顧到觀眾的,因為它以學術的角度教育引導觀眾看視覺藝術,有心人會看到機構負起真正策展應負的責任做設置,是以藝術作品為先為重、而非着眼考慮符合附和展覽題目而辦,富前瞻性及勇氣的策展,以破舊立新的方向形造香港的情感建構(structure of feelings),是本地非一般博物館的做法,值得一記。而香港傳媒對此展覽說成是“戀殖”絕對是個空洞表面的解讀,是未免看得太簡單,或者政治上過分敏感了。當然,這樣的一個看法可以被說成是解讀得過分深入。那換個角度,從行政角度看,都是要表揚這個展覽所貢獻的,因為它破格破例的盡力做好策畫,以一個好的策展方向運用展示的空間,用自己的館藏設展是一個很好的定位,面向觀眾、面對行內與外界是有一定壓力的。機構一定有其限制,加上在藝術史上下註腳、用一個有方向立場的論調設展,不容易。另外,造一個香港藝術史性質的展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有一定份量擔岡策展更是難,文化博物館應記一功。身處其中,你會感受到細心陳設的一個文化脈絡,勾起一絲絲被遺忘的憶記與糾結的情懷:欖球、跑馬地、程蝶衣……是生活點滴,是過去,是經歷和感動、或感慨,你的,大家的。點題作品對著豐富粵劇薰圍的門口,是下了一番用心的功夫。敢說這不是過了頭的解讀,是場地運用得好,引領着一個感性的觀賞歷程。雖然, 可能是基於策展條件所限,展覽的後部份顯得有點重覆累贅,但博物館履行其責任設展,作品能持衡均稱的“發聲”,並達致不同觀眾有多元的解讀,十分難得。
3 「回看也斯」展覽
考量到也斯於不同文化藝術範疇的深度影響,亦因應着一個懷緬他的角度作大前提,展覽沒有在視覺藝術的方向和層面着墨,太多不同面向的陳述、欠缺了重心,所以不能帶出他在香港文學上的重要性。雖然時序式的文本展示做得好,設置不能作有策略的選擇性展示,是一大限制,效果像一個十分平面、自我滿足、沒有技巧和深度的博覽。
比如說,我們作為觀眾,看得出詩篇沒有被尊重。其實文本大可印製成書配合展覽一併呈現,現在被斷章取義的放上牆上顯得不倫不類…… 這個問題,引申到文字在視覺藝術展覽和博物館(這次是圖書館的展廳)的呈現應如何處理;亦引發我們去想,文學館應如何建構。每個展示和作品呈現的方法都一定要想好如何做和為何做兩個問題,這個展覽要想到文學特質要怎樣呈現,而以詩篇方式陳列出來又應如何處理。做得恰當難度很高,也斯對跨媒體的偏好正正表現出殖民身份的特質,從而引發相關的討論,對其文字創作的呈現(或再呈現)有所執着是必須的。
策展的空間與訂立展覽重點有很大的關係,處理這個展覽實在十分不容易,面對同場有心人一起策展是一個問題,要貴精不貴多的話都好難做到或做得好。展覽本身是一種語言,場地是中央圖書館的展廳而言,線性設置或線性觀看展覽幾乎是唯一的可能,而場地本身性質很多時被認定為只是一個平台或展示工具。
說到對展場的期待或預期,定位,場地大小,和周遭的文化薰圍都是關鍵。很多時判斷都頗極端,不是“上神枱”就是“下地獄”,但話分兩頭,假若有策略,其實缺點都可以成為優點的。例如,地方小的話,可陳述的既然有限,就斬釘截鐵的做理論性、實驗性強的展覽,並要顧及營運和技術上的種種,每個考慮都要分層次、分先後的抉擇。其他方面,像擔當展覽不同崗位和身份的人要如何定位,市場因素,社會責任,文化保育等等,都要想及。展覽真的是個工具?展覽好「濫」?展覽如何建立論述?在以也斯為主題的這個展覽,我們看到圖像跟文字都能建立語境,再思量過以上列舉的因素,究竟要如何設展才能達成平衡又不失重心的效果呢?我們想其中一個可能是,策展人,參與的藝術家和設置的設計師身份和擔綱界定模糊所致。期望是有清晰的立場才可發展的。美學上的決策,要求的釐定,整體上如何「包裝」,究竟應是誰負責和說的準呢?展覽真的是這樣被消費的嗎?做展覽又是不同專業的角力場嗎?
4 火炭開放日
年輕藝術家不太懂如何向觀眾介紹作品或其展覽。這個論調,當然與期望又扯上關係。去看火炭開放日與去出席,觀看或參與展覽,應該是不同的。我們這群藝術行政和評論員之間當然也有出入。參與的藝術家個別地及整體上如何自我審視、定位,以至他們每個單位如何想像公眾介入開放日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直接影響香港藝術本質和本土藝壇的形象和發展 --- 定還是,根本未成形?未成氣候?其實基本參與的藝術家要有基本的期望,起碼對自己的期望和有個定位,就如周俊輝,他好好把握了是次機會回顧自己舊作,並作出思考和討論,這是對每一個做創作的人應有的態度,這才能發展。火炭開放日不是對著藝術博覽幹的話,最起碼都可說成是一個當代香港藝術的另類節目,引發討論(當然有參與開放日的藝術家想在火炭展示作品其實是向博覽邁進的想法,都十分值得研究)。
這好比討論未來的視覺藝術館究竟是文化界的叮噹還是忌安一樣吊詭。
開放日沒有質量檢測和控制而淪為流於為經營而經營的節目好值得我們討論。其中,有三個題目是好應該詳細討論的:參與開放日的藝術家的發展;此藝術圈內被評為不成熟的情況比比皆是;藝術家的作品、其狀態和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