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寫作人聯誼聚會

作人聯誼

Art Appraisal Club於2015年巴塞爾藝術展期間於香港歌德學院舉行藝文寫作人聯誼聚會, 向國際媒體及海外各大刊物編輯介紹當地藝文寫作人士並相互交流,以提供擴大網絡的機會並引發更多交流及討論。

特別鳴謝香港歌德學院及孔靜敏小姐


六脈神劍、乾坤大挪移以外… 略談藝評的招式要訣

「藝評」的花拳繡腿

這是滿城盡是藝術品的黃金年代。藝術巿場的興旺帶動了全城對藝術的想像,而政府、文化機構、企業更致力以藝術粉飾城巿面貌。藝術裝潢盤踞了政府大樓、街巿與公園,商場又見遍地藝術品,連乘坐交通工具也與藝術毗鄰而坐。香港當前的文化轉向催生了有關藝術「盛事」的報導,也促成了雜誌專訪、展覽圖錄、網絡評論等各式各樣的藝術書寫。當代藝術千姿百態是萬象紛繁的江湖,而藝術書寫就是以文字羅織成足與江湖媲美的錦繡山河。

時下藝術書寫包羅了個人觀後感、商業畫廊的知性包裝、藝術巿場走勢分析、藝術家及其作品的型格美學…並一律美名之曰「藝評」。其中又以兩套功夫—「六脈神劍」及「乾坤大挪移」蔚為顯學。前者以情緒化的聯想代替了眼睛所見、感知所經驗,隔空指指點點難免越寫越浮泛﹔後者則借用一套套學術理論運起巧勁,一觸及作品即衍生成波瀾壯濶的文化評論,越論越炫惑,也越扯越遠離藝術。藝術書寫拳來腳往熱鬧非凡,卻不見藝評空間日益拓張,引發更多有關藝術與文化發展、社會思潮的討論。

如何在六脈神劍、乾坤大挪移之外,打出藝評的新天新地﹖本文試從四位藝評人的書寫出發,淺談幾路藝評的招式。

 

雲手.阿三

Cloud hands – Sai Lok CHAN

雲手勁道若隱若現試圖從作品的表現形式入手,一出招即將讀者拉入作品的感知氛圍,從而體會藝術家的所思所感。阿三的雲手得力於著重文本分析的新批評,以細讀法仔細斟酌視覺語言的結構、韻律、材質與情境等,由此把梳藝術家如何將無以名狀的情緒、豐富又纖細的感知觸覺、以及知性的思考轉化成可親可感的藝術作品。面對強調知性論述的當代創作,阿三閱讀理論陳述時,更著意思考其艱澀的形式表現與理論脈絡的關係。正正由於藝術不一定平易近人,阿三的雲手總帶著散文隨性又揮灑的做派,順著作品帶引出的視覺觸動,也隨著自己觀看的情緒起伏,以文字敏銳細膩的傳譯其中感受。文章看似鬆散平淡,卻讓讀者讀出作者的觀點,更暗運柔勁拋出不同的思考方向,引領讀者從感受找出新想法、新問題。

 

八卦掌.楊陽

Multiple palms – Yang YEUNG

楊陽所使的八卦掌是一套思路綿密、立論面面俱到的掌法。其要訣在乎暗自看破對方論點的破綻,卻依循其邏輯層層解析﹔一旦對方無從反擊,即長驅直劈確立自己的觀點。楊陽認為藝術作品是身體感知與知性思考的物質表現,文字或許難以將直觀的感知觸動一一翻譯。但藝術所探討的人文價值、其對世界的真切感受以至判批思維卻指向賴以維繫社會群體的客觀準則。其藝評旨在展開思辯的過程,與志同道合者分享其思考邏輯,藉以互相砥礪,一同反思當下的文化處境。儘管楊陽關注的是藝術所體現的人文取態,但書寫卻甚少牽引出一套套理論行話。其八卦掌的精義在於洞悉不同理論背後的學術脈絡,從而找出自己的立足點、整理出屬於自己的想法,一招一式申明其所持守的原則及價值。楊陽強調寫作過程必須重重沉澱,以積儲富建設性的思考能量對應時下藝術文化的歪風。

 

一陽指.梁展峰

Aiming finger – Jeff LEUNG

一陽指招式老練,抓著論述主題或纏或扼,徵引史事,勾陳其中議題。一如其功夫竅門,梁展峰筆耕雖勤,其主題貫徹始終關注展覽如何創造藝術的多重意義。他認為展覽已是展演當代藝術不可或缺的平台,促成了藝術家、策展人與觀眾持續不斷的對話,維繫、建構甚至解析彼此對藝術的理解,而本地藝評卻鮮少觸及展覽論述的機制。其一陽指即集中火力於本地展覽發展史,從展演的形式、展覽操作的邏輯及場域空間的轉變等,思考當代藝術品味及相關論述的建構。從關節眼切入由點及面的綜論藝術生態的轉變,梁展峰的書寫而不拘一格,挪用動漫等流行文化元素,甚或自創新詞,其將不同的語境的名詞並置,既破開讀者的思考空間,亦每每反映展覽的展演形式如何左右觀者的藝術經驗,從而創造、增刪又或竄改作品的意義。

伏虎拳梁寶山

Tiger Fists – Anthony LEUNG

深感自己乃藝壇一份子,梁寶山的藝評既旨在思考藝術,也試圖改變現狀。其人快人快語,不平則鳴,練就的伏虎拳既狠又辣,以氣勢迅猛破解作品論述的迷思或藝壇亂象的癥結。她認為藝評以文字解讀世界,藝術創作則以感知理解現況,兩者毋寧是一正反合的辯證過程。而透過書寫與創作,藝評人與藝術家得以不斷對話,引發藝術的多元聲音與文化發展的動力。梁寶山認為藝評必須從藝術作品發端,張開眼睛、親身感受作品的形式表現,再藉由與藝術家的多方交流、近距離觀察,探究藝術家創作過程的思考及其社會文化的脈絡。她的藝評既有微觀的作品分析,以豐富藝術闡釋的多元視野,更兼及宏觀的藝術生態批判,喚起公眾對文化議題的關注。其伏虎拳的精要在於借助理論的抽象思維,破解既定的思考框架,點破創作的多重意義﹔更在於對當下藝術發展的深刻觀察,反客為主,率先發招擬定文化議題的論述方向,推動文化變革。

 

藝評何為﹖

各門各派的藝評旨趣不一,但卻一致的對應著作品、展覽、又或整體藝術生態的發展方向,思考藝術論述的建構與文化思潮的脈動。各家各派所拓展的藝評空間,同樣是擴大藝術這一公眾思考與想像的平台,激發多角度的思考,趨導出屬於當下的文化論述。


筆記沿途的女性藝術家

 And you are now a star and I'm still no one - 筆記沿途的女性藝術家

梁寶山

Wong Wai Yin - ISCP open studio

圖:黃慧妍
ISCP Open Studio
Exhibition View/ 2009

女性藝術家「被消失」

這篇小文是我博士論文的副產品。2013年12月,我在紅磡窄巷的一間小cafe內,就motherhood議題訪問我的藝術家朋友黃慧妍。她提到2009年在紐約留駐時的個展,其中一個作品,用不同顏色的線,gel成Radio Head的歌詞─ 一邊是「你如今已是明星」;另一端是「而我卻沒有名字」。作品中的這個你,正是她的藝術家丈夫關尚智(1980年生)。她很愛他,他是她的偶像。

我這個伏匿着的藝評人,聽後很替她不值─在這個他和她中間,為什麼她總會被市場抹去?

But I’m still no one

But I’m still no one. And you’re now a star”

於是,在另一場談論李傑的講座上,我決定對所有的他們隻字不提,反而從他身處的中大藝術系小圈子內的女性藝術家談起:曾翠薇(1972生)、郭瑛(1977生)、區凱琳(1978生)、黃慧妍(1981生)、黎卓華(1983生)及至黃嘉瀛(1990) 無論她們喜不喜歡「女性藝術家」這個稱謂─擺在面前的事實是:Hong Kong art has been too good for too long (韋一空語) ─ Hong Kong women artists are too good to be mentioned.

我暫時無意作任何「風格」歸納,反而想說明圍繞住他/她們的問題意識。差不多二十年跨度的幾代人,這個小群體似乎一直以繪畫作為思考的軸心─無論使用什麼媒體,都得從與繪畫或正或反的關係說起。

繪畫作為物件

TSANG Chui Mei - Fragments and Sediments
圖:曾翠薇
瞞天 塑膠彩布本122 x 122 cm
碎片與沉積物 塑膠彩布本122 x 153 cm
(攝影:林子英)

曾翠薇(1996年畢業)與郭瑛(2000年畢業)都以「繪畫」作為媒界,前者十多年來從沒離開過架上創作,以色彩、筆觸和各種塗抹效果,緩慢地推敲幾乎是相同的母題以表現不同的情緒,是個徹頭徹尾完全地沉浸在畫幅空間的畫家。而郭瑛打從一開始就去把玩繪畫與物體之間,刻意混淆的視覺與觸覺,從直接刻劃在牆面上的階磚,到模仿平面的門氈,這些被加以放大、微觀的日常生活物件,因為被「還原」到二度空間的平面上而被陌生化。可惜後者近年已轉而專注策展。

AU Hoi Lam - My Father Is Over The Ocean
圖:區凱琳
爸爸出海去 展覽一角「給爸爸(或自己)的六十個問題」
鉛筆、丙烯顏料彩調色劑、油性墨、螺釘、用過的雙層床之松木部件
尺寸可變

曾翠薇在伙炭工作室的室友區凱琳,可說是把繪畫作為物件(painting as object)的表表者,但比曾翠薇更進一步的讓自己站在作品面前─「自述」(biographical & narrative)式的囈語,都以抽象的形狀、色塊、數字和微觀的圖案來表現。她有時會利用厚重的畫框,像奶油蛋糕一般強調「框外」的側面;有時卻又會把繪畫壓縮在平薄而畢直的手帕上。區凱琳作品迷人之處是你知道繪畫裡面一定包含着很多故事,卻又因為抽象的形式而無法對號入座。她甚至會丟給你一些數字或時間地點,但又會把觀者困在反覆塗抺、磨平、黏貼,質感豐富的表面,婉拒進一步的具體解讀。區凱琳在完成藝術碩士後,還以傅柯作為研究專題做了另一份碩一論文。區凱琳作品在主體與真相的糾葛之間,其實有着比abstract eroticism更深刻的探索。從高度壓縮到從容不迫,區凱琳去年紀念她父親為題的個展《爸爸出海去》裡,把盛載着個人記憶的物件拆散,與書簿上留下的記號和顏色在展場裡逐一排列;日期雖然向前,但時間卻在倒敍,企圖回到並未失去的原點。我認為是2013年最感人的個展。

先於作品的藝術家

開首提及的黃慧妍(2004年畢業),也是把玩繪畫作為物件,卻是從物件「倒行」到繪畫,並且比區凱琳「站的更前」,利用藝術家的身份,一方面令不像藝術的物件點石成金,另一方面又透過各種幽默的手法詰問「作品」「係唔係藝術先?」。她會用紙皮(不獨是李傑的偏愛)模仿各種日常物件和工具,又會以輕描淡寫的水彩去重畫藝術館的宣傳海佈。那個從沒有人提及的紐約個展,更擺出各種不善交際的自嘲,包括兩個版本的portfolio (一個看的明白、一個看不明白)、兩條末端都是插頭的電線(嘲諷藝術圈所謂的「networking」)。黃慧妍的作品可被歸類為institution critique,但更重要的是無論是繪畫、物件、攝影抑或錄象,都慧黠地四兩撥千斤。

A knife and a black fruit
圖:黎卓華
一把刀和一個黑色水果 36 x 41 cm 油彩, 2013年
水果的展示方式(七)石膏與塑膠 2013 年

沿着她們的思路順藤摸瓜,我問黃慧妍有那些值得留意的年青藝術家。她便着我訪問黎卓華去:「她畫畫的很好,又是很會想的女孩。」她也是2012年1月《號外》「藝村」特輯的「封面女郎」。這條思路果然徑渭分明─2007年畢業的黎卓華,大學時代正由李傑當助教。與李傑一樣,在中學時代已打好非常扎實的繪畫基礎,到了大學便走向概念發展。音樂是她重要的靈感來源(她愛聽noise),取象感覺先行。但不同的是黎卓華的創作仍以架上繪畫為主,而且過程非常「科學」─她會在互聯網裡擷取心目中的圖象,又或自行把日常物件拍成照片,然後才在畫布上依樣畫葫蘆。這些透過媒體「翻譯」的圖象,有時是一朵雲、一個無人的跳水台、或是一塊牛油,儘管都非常「寫實」,卻因為被切割擷取之後而變的孤立。加上黎卓華刻意把彩度和色溫壓低,再在有限的調子中調整出微妙的變化,因此畫面又變得非常的cyber。她去年在台北藝博展出的裝置,把繪畫中的靜物「還原」成立體石膏「雕塑」,淡紫色的桃和黃白色的檸檬放在真實的果籃,尖銳的生果刀卻是幅油畫,產生無以名狀的戲劇感。這種y世代的觀照方式,在媒體與再媒體之中找尋「真實」,正好與曾翠薇一代活在不同的兩個世界。

標籤的策略性利用

WONG Ka Ying - friends

圖:黃嘉瀛 Friends
Fuji Instax Wide Film 10.8 cm X 8.6 cm 一套六件 2011年

 「女性藝術家」這個身份,應要避之則吉或策略性利用?在越來越少談論女性主義的藝術圈,好像再有重提的必要。去年才剛畢業的黃嘉瀛,以爆炸性的女生姿態,大玩bad girl feminism─在展覽圖冊印上裸照,誠徵「叔叔包養」。然她的畢業作品,卻又回到pictorial plane,把性與政治兩種禁忌壓在玻璃底下。在一片「乖畫」成風的今天,如斯赤裸的女性宣言,到底能否殺出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