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麗娟的津南食事誌—啖出漁耕、烹煮與用饍的生活倫理

當代藝術的盛筵

一日三餐是生活所需,也是感官享受﹔同餐共吃既滋養人與人的情感,也流露出社會文化的風尚。眼看著宋冬以餅乾、巧克力、奶油堆砌成五光十色的摩登城市,甜嘴巴如何忍得了口﹖不消半句鐘,一座「城市」已遭吞噬,只在齒頰間蕩漾著一抹酥香潤膩,回味城市發展與過度消費的虛妄。捧著Filippo Marinetti的《未來主義食譜》(The Futurist Cookbook),追求新食材配搭的老饕大抵著迷於玫瑰花瓣、天鵝絨與香檳入饌的味覺實驗,著意從舌頭到腸胃喚醒自身的創造力。投身Michael Rakowitz的「敵方廚房」(Enemy Kitchen),參加者一起下廚學習伊拉克菜餚的烹調,重新自羊肉的豐腴、秋葵的濃稠與蔥蒜的芳烈體味國際政治的權謀與偏執。

當代藝術家以食物為媒介,反思社會文化議題的例子數不勝數。可是,香港藝術家尹麗娟卻無意將吃什麼、如何吃轉化為審視世界的管道,反倒著意聆聽食物的尋常故事,從色香味的回憶看到日常生活平凡又豐富的點滴。2019年,藝術家獲邀參與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駐留計劃,其創作「今日予我我日用糧」紀錄了她與津南居民互相宴請,一同烹煮、也同享家常小菜,交流飲食所記錄的生命經歷。沒有文化議題的宏大論述、也不求新食材新菜式的鑽研,尹麗娟投入津南人看來平平無奇的飲食習慣,發掘生於斯長於斯的百般滋味。

 

家常小菜的「藝術」視野

耐人尋味的是,尹麗娟的創作大多以陶泥為其媒材,採用壓模套型的手法複製日用物品,如書本、罐頭、收音機等。作品容或涉及食物,但其創作脈絡大多從玩物惜物戀物的角度,揭露時間重塑物件的多重意義。藝術家如何理解烹飪、飲食與社群的關係﹖又如何將食物納入其創作領域﹖

一直以來,藝術家不斷延展倒模技法的概念,以陶泥模塑成閣樓窗口的光線、祈禱雙手緊合的縫隙、又或隔音玻璃窗的夾層空氣,不但賦予虛空以淨白的形相,也容讓意義於凹凸幽微處浮現。她的倒模作品毋寧是「時間的紀念碑」,將捉不緊摸不著的生活感懷轉化為有形相有質感的時光遺跡。儘管作品無法重現原來物件的全貌,但其似是而非的輪廓既帶著時間消逝的無可奈何,卻又依稀凝住了過去的渺渺掠影,使之步入意義無限衍生的永恒國度。其創作可謂「複製的藝術」,藉由紀念物的再現,保留了已然消散、無可挽留的經歷,也保留了時間流轉的軌跡。當藝術家來到津南,她想要了解當地人的故事 — 這些人是誰、他們如何扎根於此、又想像怎樣的未來。不諳日語、又人生路不熟,她相信食物足以連起人與人的關係,也足以呈現人對美好的渴求。在這駐留計劃,她有意延展其藝術概念,複製此時此刻的津南故事。

 

圖一﹕藝術家收集各人的食物故事,以文字與照片記錄生活的喜與悲、社群的散或聚、以至個體的整全與創造。

 

甫一抵達津南,尹麗娟即以一場港式家常菜招待二十多位津南街坊,與大夥兒分享她的香港味道。街坊也報以熱情,邀請她參與津南傳統食品修習會、到訪不同家庭體驗日常料理的烹煮,甚至一起在雪地拔出被譽為「雪下人蔘」的紅蘿蔔。從蕎麥麵的滑溜、金鍔的甜膩、竹葉糉的清香,他們談到製作麵團搓揉撻滾等手勢,也談到一家人圍爐共烹的熱鬧,甚至一尾魚如何影響整個社區的口味。在這片農業重地,食物的故事往往意味著平凡好生活的開展。藝術家收集各人的食物故事,以文字與照片記錄生活的喜與悲、社群的散或聚、以至個體的整全與創造(圖一)。食物看來微不足道,卻又多姿多采。一頓飯勾起了感官的欲望與家的回憶,也品嚐到社會與文化所調和的味道。

 

尹麗娟珍惜與街坊短暫的相處,也感謝他們不時送來田野土產、家常點心。身為藝術家,她思考著藝術如何創造一頓飯、一席相聚的意義。對於津南街坊而言,藝術又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有何關係﹖有別於過往的創作方式,尹氏不再著眼於物的微觀世界,反而從日常生活、從農田到餐桌想像藝術創作的方式。她仔細梳理津南的飲食故事,突現當中一段又一段看不透說不清的關係 — 人與自身、與社群以至與土地真摯的連結。與其說尹氏來到津南從事有關食物的創作,倒不如說街坊點點滴滴的投入與分享,成就了作品的內涵。藝術家的創作無寧是一鍋大湯鑊,收集眾人念茲在茲的食材與生活歷練的香料,燉出燙貼心脾的津南滋味。

 

美好生活的想像

在香港部屋的展覽空間,尹麗娟迎接觀眾的是一整桌陶製食物 — 淨白的玉米、嫰黃的米酒、茶褐的竹葉糰子、還有淡紫的罐頭與土紅的南瓜 — 彷彿靜待煮夫煮婦烹調出一席人人吃得笑逐顏開的盛筵(圖二)。五花八門的「食物」投射出歲月靜好的想像,牆上一幀幀黑白照片更向觀眾呈現藝術家與津南街坊所渡過的美好時光。想當日師傳正揚起一張擀得菲薄的麵粉皮,另一邊廂老太太手執筷子全神貫注於鍋爐的一動一靜﹔一會兒主婦的手指頭輕輕巧巧的捻出花朵似的和菓子﹔不消片刻,菜刀麻利的一陣抖動,廚子已然切出條條幼細又勻稱的麵條…尹麗娟把鏡頭聚焦於靈巧的手、對待食物珍而重之的姿態,照片所收攝的不再是生活的日常,而是對美好生活的堅持、對手藝的摯誠。

 

圖二﹕在香港部屋的展覽空間,尹麗娟迎接觀眾的是一整桌陶製食物,彷彿靜待煮夫煮婦烹調出一席人人吃得笑逐顏開的盛筵。

 

黑白照片與繽紛的陶塑兩相對照,原來陶塑複製的就是當日大夥兒烹煮所用的食材、又或是眾人通力合作的製成品。它們都是藝術家所複製的食物回憶,既帶著幾份依戀,卻又實實在在的宣示「此曾在」。一起動手煮食、一起分享菜餚的美好時光確實存在。即使一切已成過去、食物也吃得清光,但傳統食物的烹煮方法依然代代相承、津南人依然堅持以當造的食材與熟練的廚藝滋養生活,美好生活的想像就必定不會落空。

 

食事倫理—美好生活的法門

美好生活是什麼﹖藝術家無意販售津南純樸無瑕的假象,又或人人友愛樂也融融的廉價情味。不時與街坊吃飯聊天,她體悟出津南人鄉土情濃正建基於一種面面俱圓的食事倫理觀 — 思考個人適意自在的生活方式,也考量自己與他人、與社區環境共榮共存的方式。藉由六位津南街坊的食物回憶,尹麗娟以個人照、文字及陶塑與觀眾一起反思食物於日常生活的位置,也追問食物如何向人指出美好生活的法門(圖三)。

 

圖三﹕藉由津南街坊的食物回憶,尹麗娟以個人照、文字及陶塑與觀眾一起追問食物如何向人指出美好生活的法門。

 

一碗白飯有什麼意義﹖患上潰瘍性結腸炎的近藤未來留院多天,不住打量身體何時再接納一碗熱騰騰又有咬勁的白飯,毋須再慢慢吞嚥稀溜溜的粥水。臥病在床,她仔細觀察自己對不同食物的反應,認識身體的需求,也檢視自己的局限。一碗白飯看似尋常,卻提醒人重建自己與身體的關係。

喜歡蕃薯乾的甘甜、但願一輩子可以吃蕃薯,谷內田裕早已認定種蕃薯是一生職志。喜歡自己所飼養的雞,山田榮更寧願只賣雞蛋、絕不賣雞肉。他們的想法聽來浪漫,但農務從來不是一份耍嘴皮逞意氣的工作。每逢大雪降臨津南,谷內先生必須搭起帳幕、架置暖爐,呵護他的蕃薯渡過嚴寒。山田先生既不願屠宰雞群,就想到用雞糞做肥料,又將收割所得的穀殼混入飼料餵養畜口,發展「雞菜共生」的生態系統。依從四季替迭的規律,農夫學懂從自家的牲畜作物觀察自然變化的規律、生死榮枯的必然循環,數算與我們生命一同流逝的時間。蕃薯與雞蛋向人傳達的,不僅是食物營養的概念,更是萬物有時的生命節奏。看著蕃薯烤得焦香、雞蛋蒸得水靈靈,城市人又如何感知食物的季節、甚至世間悲歡離合的時間﹖

人既活在當下,也活在悠長的歷史傳統之中。一心鑽研本土傳統料理,田中富美子的包子混和著米粉與糯米粉的黏韌,又配以醃漬菜餡料的脆嫰,散發著津南鹹爽又酥軟的風味。包子掂念著一家人共廚共食的溫暖回憶,也蘊藏著雪國的醃漬文化。熱衷於採用米粉、甘筍等傳統食材,蛋糕店店長早河史惠不斷發明新配方新做法,炮製出帶著津南回憶的西式糕點。吃過一口綿綿密密的米粉糕,有人想起傳統米粉糕點的媽媽味,也有人聯想到家居煮食實惠又窩心的甜味。或許傳統就是瞻前顧後的選擇 — 反覆思考自己保留了什麼,為何堅持原來的食材、配方與做法,又順應什麼而改變過去的方式。在時間長河中,人無法割斷自己成長的文化環境、自己所屬的時代。維持傳統的意義就在於珍惜自己所有,免得處身於變來變去的風潮而迷失了自己。

身處於風雲幻變,人如何得以安頓﹖西澤喜美想起一家三代與魚順流而變的經歷。1920年代,津南少有鮮魚入饌的習尚,爺爺籌辦「媽媽會」向主婦介紹各式各樣的鮮魚料理,務求開拓漁獲販賣的市場。80年代,西澤太太與兒媳的餐廳「魚兼」開張了,魚料理又從生活技藝轉變成一門早晚忙過不停的生意。可是,日本經濟急劇發展,社會趨向少子化、高齡化,津南人口更見凋零,魚兼轉變營運方式,只向公司及學校提供便當。西澤太太的料理回憶游過漁船、砧板與餐盤,也穿梭於漁販與主婦、食肆與食客之間,展示了本地食物鏈的環環相扣。生活難以盡在掌控中,但掌握命運大抵可以從吃什麼著手。食物從何而來、又經過多少重中介人,我們又願意為新鮮美味的食物付出什麼代價﹖

 

再現美好的社區藝筵

展場上,尹麗娟以平淡如清茶的文字串連起津南街坊的食物回憶,彩色照片更自然而然流露出每位街坊的神采。近藤未來看來已經飽啖一碗又香又甜的白飯﹔愛雞惜物的山田榮雙手插在衫袋,掛著一副自得其樂的笑容﹔蛋糕店店長早河史惠正興致昂揚的向觀眾介紹自家出品…每一段食事記錄,藝術家也奉上一件白得雅淨的陶製食物,紀念街坊以簡單食材創造屬於自己、也屬於津南的美好生活(圖四)。陶製藝術品看來毫不起眼卻又唯妙唯肖,街坊不難從其形貌回想到當日與藝術家的相處,談論自己對食物的喜好、生活的期待。觀眾從文字、照片與陶製食物看到人與地方的連結,也從食物的故事勾連起漁耕、烹煮到飲食的生活倫理。

圖四﹕每一段食事記錄,藝術家也奉上一件白得雅淨的陶製食物,紀念街坊以簡單食材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

 

走進津南人的日常生活,尹麗娟的藝術以文字、攝影與陶藝複製當地人的食物回憶,其藝術手法以複製模擬平凡生活,卻又於虛虛實實之間呈現人如何想像生活、如何為自身以至社區創造美好。春去秋來、世事成住敗空,生命總是帶著幾分殘酷與陌生,但一尾魚卻道出三代人於地方打拼事業的努力、一塊米粉蛋糕咀嚼到傳統與革新並行的巧思、甚至一只雞蛋亦包蘊著與萬物共存共榮的感悟。尹麗娟的複製藝術無意以其形式凌駕街坊回憶,反倒著意呈現津南生活的豐厚質感。

觀眾看到地道的津南食事、街坊對生活倫理的省思,也看到藝術家與街坊的夥伴關係。這是一段相識相知相重的關係 — 街坊接納藝術家的來訪、坦誠吐露生活點滴,藝術家以其溫柔善感投入津南的飲食文化、投入拍攝紀錄、投入平凡生命的五味紛陳。藝術作品重現的不僅是津南人的故事,也是人與人跨越語言隔閡、連結成夥伴,啟發彼此對於美好生活的想像。重視人與他人、與地方的連結,展覽不是藝術家綻放個人才性的展演場,而是一場五光十色的社區筵席。展場的一字一物通通指向津南人雲淡風輕的姿態,揭示不同飲食文化所互通的人性。

 

向平凡日子致敬

飲食是存活不可或缺的日程,但食物一經巧手調配,卻又轉化成讓人心神迷醉的感官享受。細數津南人的食事回憶,尹麗娟將展覽題為「今日予我我日用糧」。標題取材於主禱文,以宗教禮儀的敬虔,為一頓飯、一席交心的對話、又或一天無風無雨的安寧,向造物主致謝(圖五)。美好生活從來不是理所當然的,當中有著一輩子的辛勞、堅持與掙扎。一旦天災人禍驟降,幾代人的心血隨即化為烏有。生活不一定盡在手中,禱文不作非份之想,只求上主看顧每天的食用,好教人謙恭勤儉的過日子。因為食物看似無足輕重,可是從漁耕到販售、從烹煮到共餐,端賴多方努力才將之送上餐桌。宏觀而言,食物供應鏈又與運輸物流、全球貿易以至生態環境等環環相扣。藉由一幀照片、一件陶製食物、又或一段文字,藝術家試圖發掘飲食所牽動的人與事,並向街坊悉心經營的美好時光致意。

圖五﹕展覽標題取材於主禱文,以宗教禮儀的敬虔,為一頓飯、一席交心的對話、又或一天無風無雨的安寧,向造物主致謝。

 

思考食物與人生,尹麗娟在展場角落安放著一只色澤溫潤的飯碗。這是她的親手製作,記念一段以食物結緣的美好時光。食器本是尋常物,但手造陶器卻留下了藝術家的手感,訴說著用雙手創造生活的無限可能。藝術家更以當地出產的越光米稻殼煉成釉藥,混和香港相思木的柴灰,塗擦出渾渾瑩瑩的浮雲白。碗伴著人類走過綿綿歲月,其造型依舊是雙手盈盈一掬捧著食物的樣式。碗意味著盛載食物的豐足、與親友共餐的和樂,也傳達一種惜物惜福的態度。藝術家所製作的碗可視為駐留計劃的句號,期待飯碗將添滿當地土產,伴著每位街坊渡過平凡的日子。

日復日、年復年,津南街坊依從天時、地利與自家起居作息的習慣,構成了日常生活的內涵。日常生活是家常的、零散的、卑微的,卻又在關節眼順著時代的洪流,激發起千姿萬態的浪花,令平凡日子變得有血有肉、有聲有色。藝術家的駐留計劃及展覽開闢了與人共享的空間,由此鼓勵人從自己的經歷出發連結其他人,讓更多人看到連結的意義。從津南的日常回到自身的生活,我們如何從自己吃什麼、怎樣吃等日常抉擇,訂定自己是誰、想要過怎樣的生活﹖我們又如何創造美好的日常﹖


藝術祭的經年之約(阿三@Art Appraisal Club)

English translation available

威尼斯雙年展,人山人海藝術進駐全島,猶如世界權力及經濟版圖的縮本。卡塞爾文件展(Kassel Documenta)盡是歷史資料與各地公義與抗爭的議題,沉重非常。在交通不便鄉郊地區舉行的大地藝術祭,我們決不能以同一種心態、同一種期待,及同一樣的停留時間去了解,去體會。漫步與蹓躂,讓自己的身體適應當地的陽光與濕度,容許思想在山林之間發芽。不懂駕駛者,不要介意花半天去看一件作品,或提早一、兩小時到達等候。自駕遊者,更不要在山路上騁馳,只預留三數天匆匆看完那遍鄉土,那個藝術祭。

在津南Kamigo  Clove Theatre一個房間裡上演的《上鄉樂團–四季之歌》(M063),設計與構思均相當精緻可人。幾個動物提線玩偶組成的樂隊,為你獻唱多首關於津南四季的曲目。十首歌,英文日文版本任君選擇,唱到一半即時轉換語言亦可。你也可以成為牠們的代唱。選定歌曲,待音樂奏起,看著已給你準備的歌詞,對著咪,便可以大展歌喉。若是選了較為明快的樂曲,八爪魚則可施展所長,同一時敲打六鼓二鑼;若選到關於冬雪的歌謠,白紗布帳會徐徐落下。如果能每天來聽一首歌,為當日開一個好兆頭,何常不是樂事?

 

《上鄉樂團–四季之歌》(M063)

 

說到唱歌,不得不提本屆藝術祭主題展覽《方丈記私記》的一件作品《Karaoke & Humankind》(T362)。「方丈」者,不是器量不足的少林寺方丈,而是日本中世時代裡深、闊及高各為2.73m的「四帖半庵」,其意思是在狹小的空間觀察災害頻繁的憂鬱時世。里山美術博物館方形水池四周,蓋起一個又一個的方丈,有的變成居所,有的成為劇場,有的是一件雕塑,有的更成為桑拿房。其中一間,化身為十日町市滿街都是的Snack Bar,每天下午4至7時有Mama san駐守,提供啤酒等飲料及伴唱服務。《Karaoke & Humankind》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甫進門,就感覺到夜店的時空,不論外邊是白晝還是美術館。斗室四壁伸手可達,音響與隔音設備卻意外地好,在方丈內吶喊與高唱,絕不影響外邊的觀眾;而歌曲種類眾多,英文、廣東話、國語、韓文歌曲均備。縱然一首歌500円包一杯飲品有點昂貴,但Mama san有時不介意給你多唱幾首;若有幸跟陌生的觀眾同歡,你彷彿成為了一刻的當地人。玩樂叫人興奮,作品背後理念也讓人感動。Mama san不少已屆中年,自感在Snack Bar工作社會地位低微,如今她們獲邀在美術館上班,她們說感到被受尊重。八位來自十日町不同酒吧的Mama san輪班當值,有空去喝一杯唱一曲,跟Mama san聊聊天,這樣認識藝術別有情趣。另一邊的「明石湯」溫泉浴場在美術館旁,看過展覽唱完歌,可進去泡一泡洗一洗。說是浴場,裡面實際似個社區中心;而浴場的戶外地方,則裝置有一晚上才亮燈的作品。邊泡溫泉邊與作品共處,一番滋味在心頭。

   

《Karaoke & Humankind》(T362)

 

飲食,是大地藝術祭另一重要部分。十日町的小嶋蕎麥麵十分有名,以越光米製成的米酒也大獲好評。上鄉劇場館餐廳(Kamigo Clove Theatre Restaurant)的「北越雪譜」,以當地歷史與土產,為觀眾煮出最地道的菜式。因時而食,誠心烹調。雪下蘿蔔、毛豆奶湯、醃製豬肉,及「世界上最美味的飯團」都是老老實實的津南美食。每道菜之間,有當地飲食小史、農耕文化及人文生活介紹。Kamigo本為學校,其中一位招待觀眾的婦女,就是在這所學校讀書成長的一代。雖然筆者不諳日文,但指手劃腳仍能跟Kamigo Mama溝通。

       

 

如果你仍懷疑藝術「空降」至越後妻有,外來遊人短暫停留不知是否另類消費,那麼,何不想想多在津南呆上十天八天?各展場看守的朋友,不少是當地的居民,友善又熱心,而附近的村民,多目睹作品之落成與裝置。在觀看《Air for Everyone》(M037)期間,我們遇到一位伯伯,他已熟知哪一個把手能拉出怎樣的音,還特地回家帶來跟Ann Hamilton的合照跟我們看。不懂開車乘坐藝術祭旅遊巴有個好處,便是能跟車上同行的陌生人聊天。筆者曾遇過從柏林來的專業藝術顧問、台灣畫廊的職員、藝術家、藝術學生、十日町觀光局見習生,甚至來自香港的藝術學生。即使坐上飯山線火車,因班次不多,多坐幾回你也許發現熟口熟面的人。上車點點頭,下車說一聲再會,既不認識,我們卻同在。走累了,或要等下一班火車回去,呆在Ikote(T309)的餐廳或是奴奈川校園(D331)咖啡店,隨心跟偶然相遇的人說說話,其實也是大地藝術祭希望能帶給我們的氛圍。而最重要的是,藝術祭不是三年一會,而是經年之約。

 

伯伯跟Ann Hamilton的合照

 

以趁墟心態追看田野間作品,或許是種落差,很多時候甚至錯失了更重要的體會。伍韶勁作品《二十五分鐘之後》(A004)由電車跳上藝術祭巴士,從繁密多變的城市風景,轉移至山光水影。可惜的是,山路沿途皆是幽深樹影,不像香港街道影像爆炸多姿多采。因而,簡簡單單觀看沿途景色,似乎比透過藝術造景來得稱心,藝術家的用心也有點白費了。情景不同,藝術創作面向與產生方式自然需要調節,遊人觀眾的心態與期望,也得放下前設。

《二十五分鐘之後》(A004)


堅毅的生活態度,密集的美學觀念(阿三@Art Appraisal Club)

堅毅與篤定,是否日本民族的特性,還是亞洲人們賴以為生的生存之道?大地藝術祭一些作品,執持一份信念及一門手藝,以年為單位去完成大規模的製作。藝術家鞍掛純一,聯同日本大學藝術學部雕刻組及義工團體的《脫皮之家》(D143,2006)及《來自大地的禮物》(D332,2015-18)便是一例。前者製作時間兩年半,後者則三年。要日復日、月復月,重重複複雕刻的工序是怎樣一回事? 恆常製作、篤定目標的團隊合作精神,依靠甚麼去維持?還是,那是一種普遍的文化態度?筆者撫摸佈滿刻紋的木材,漸漸分辨到出自不同人們的手藝。刻鑿的力度、角度,或修補坑紋的痕跡,各有不同程度的差異,而在拐彎或木條的盡頭,統統留下了他們身體的記憶,尤其是雙手。在堅靱木材上刻一度坑,需要多大的力氣、多少的汗水及專注?堅毅,是否全因藝術之名,還是抱有藝術以外擇善固執的信念?

然而,兩件作品指涉的面向不盡相同。《脫皮之家》是一件雕塑,一件可供人居住的雕塑。人們在內走動或坐臥,均感受到雕鑿技藝的份量,龐然又抽象。而陰刻,與光影在室內穿梭,彼此唱和,共奏出被刻走掉的實在。《來自大地的禮物》,則是一組以視覺主導的版畫。木刻技術成就了山林、樹石、鳥獸的景緻,一幕幕連綿的圖像,再現越後妻有地區的故事。面積巨大,風景不斷,圖案化的前後平面佈局,是版畫畫面結構的無限伸延。在奴奈川校園入口的地方,已舖天蓋地刻滿了,經過走廊,又發現版畫的延續。他們的耐力,到底擴展到甚麼地方?

密集與填滿,也許是種原始的心理渴求。收藏家與儲物癖可有共通之處?《黃金遊戲場》(D320)把房子內每一個角度擺滿各式各樣的收藏。字畫、神像、雕像、彈珠台、麻雀、和服布料或蠟燭,光怪陸離,怪誕詭異。代表不同文化的造像與物件,不止是單純的異國情調,而是堆疊出一系列混雜又彷彿有內在秩序的譜系。也許,文化物件這概念,不一定是藏者所關心的東西。作品叫人感到驚恐,還是熾熱亢奮,真是各花入各眼。觀眾猶如誤闖夜冷店尋寶,想逐一辨清陌生又熟悉的東西,更好奇收藏者(就是藝術家本人?)隨機拼湊的邏輯、個人喜好與美學標準。金光閃爍,是庸俗還是膚淺,抑或是我們學藝者不屑沾上的市井美學?視覺資訊未知達至飽和,但牆身、地板與天花相信已再無投放物件之空隙。如果虛空是無限的呈現,爆滿或者是另一種不盡的投射。


虛空,作為一種時間美學(阿三@Art Appraisal Club)

人去樓空,除了是社會結構轉型後農村地區的普遍現象,也是選擇留守居民心靈淘空的比喻物。房子仍在,空洞洞的。有藝術家選擇重燃熱鬧之氣氛,有的則把其虛空無限放大。

法國Christian BoltanskiJean Kalman《最後之教室》(Y052)之所以成為經典,全因其簡單而有效的場景裝置,令虛空與時間凝聚成為心跳尚未完全停頓的幽魂。「最後」不但是碩果僅存快將消失的意思,亦是長年緊守不肯放手的一道氣。

昏暗,及驟然光暈,是作品的主調,是昔日農村晚上普遍的明亮度。剛進入在還未適應幽暗環境之時,觀眾既害怕又充滿期待一步一步向前。踏著乾枯的禾草,其氣味、前行產生的聲音與觸感,彷彿引領觀眾回到或進入田間。板櫈供人坐下細賞,也承載過去禮堂裡大大小小集會與活動的記憶;通風用的風扇,左擺右晃活像師生們彼此的張望,與交談。記憶不是我們的,卻又近身而切膚;垂吊的燈泡彷彷彿彿,教人看得入神又出神。經過連綿迂迴的山路到達校舍,靜心融入場景,就算不是重訪我們的故鄉或母校,也足以探進自身的青蔥歲月。

拐個小彎鑽入走廊,長長的通道是迴光反照的時光隧道。扇葉徐徐轉動,擋不住向觀眾打個照頭的射燈,觀眾沿著各個校務室拾級而上。二樓只是擺滿被白布覆蓋的雜物的地方。我們不清楚雜物是甚麼,卻又好像知道該是學生的桌椅。投映機照出光影,打亂了物件的輪廓。正因為物件曖昩未明,加上到處擺放如墓碑的純黑膠板(還是玻璃窗?),讓人不禁越走越心寒。三樓的裝置同樣簡約,溫度再更冷凝。一排排大小不一的透明膠箱如棺木般停放,昏黃的燈泡改為全藍白的霓虹光管,奶白的布簾包圍四周,擠出無盡的壓力,誰也不敢獨自逗留。沿路回頭,重返時光的走廊,即使你沒有錯過隱閉收藏校園舊物空間,學校的幽魂早已悄悄伴隨左右。

桑久保亮太的《Lost #6》(T230),以單軌單向小火車映照生活器物,構成穿梭城市的影子場景,感覺與《最後之教室》有相近地方。不過,《Lost #6》觸及較多的,是時間。小火車緩緩駛到盡頭後,快速退回原點,既有生命到最後時迴光反照的反響,又帶點永劫輪迴的徒勞與虛妄。

虛空與光影,是種美學特質,在日本好像特別的多。大卷伸嗣在去屆完成的作品《影向之家》(D322),要訴說的只是一絲感應。每次限八人進入,燈泡繞著弓了腰的釘子跑圈,是個進入作品的儀式,卻十分耐看。觀眾在房子的高處,靜靜等候。遠處有一堆泡泡給噴發至半空,又快速消亡。靠近一點的,偶然有一兩顆載滿輕煙的泡幽幽飄升,而後爆破,煙銷魂散。一切歸零,似曾發生,又一無所獲。餘下的,只不過是觀看的心景,與時間的悄然流逝。

人去樓空的舊房子,其原來功能與人文記憶給藝術奠下重要的情境與氛圍,這亦是大地藝術祭構成的重要元素。千手神社旁的奉納相撲場,至1997年前是舉行祈求豐收與無災無疫相撲儀式的場地。《記憶的痕跡與明日之森》(K107)給它加上木柱(金屬柱?)與石群,強調了儀式感又如魔法陣,重重地將過去鎖定。記憶充滿影像,卻抽象非常;藝術不是要去釋放傾瀉的畫面,而是指出場域之重要,並捉緊那一片虛無。


別有洞天.冰火同感–清津峽隧道與馬岩松新作(阿三@Art Appraisal Club)

因地殼運動及火山爆發而形成的清津峽谷,本為越後妻獨特的自然地貌,亦是著名的爬山步道。後因步道發生塌石意外,長750公尺供遊客觀賞的隧道便開鑿而成。隧道有四個半圓形觀景窗口,讓人們飽覽峽谷之壯麗。

隧道不長,在自然的庇蔭下,比烈日下的溫度低很多。緩步而行,雖不能說是探秘,卻有期待別有洞天之感。來到第一個觀景窗,我們欣賞原設計隧道團隊的聰敏。室內幽暗,戶外陽光明媚,柱狀岩石組成的風景給裁剪成半圓形,幾何與自然之美,相配絕倫。隧道內的靜止與景外的風蕭颯流過,形成一絲不苟的反差。遊人不是在船上暢遊溪澗,卻又好像享受到船上風光。

再往深一點鑽探,彷彿步入秋涼。溫度漸降,濕冷驟然。無知的城市人,難以抗拒自然的奇妙。而那是現代人過於大驚小怪,還是大地藝術祭給我們重新認識自然,是另一個話題。

馬岩松╱MAD Architects在隧道末端最後一個觀景窗前,搭建了《光洞》(N080),水池把峽谷的風景倒置於內,將外內的環境相連一起。人們本可穿著鞋子繞過水池,但光著腳感受水的清涼,再迎接一下清風的爽勁,似乎更為暢快。雖然水池的設計跟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的「合一亭」很相近,但徒步十多二十分鐘走到盡頭,享受到環境與作品自然的融合,那份快慰是無容置疑的。至於另外兩個觀景窗前的設計,似乎都不重要了。其中一個能一邊如廁一邊欣賞風景的洗手間,有同伴笑說,若在裡面拍成AV,可會更妙。

儘管隧道內的裝置好壞參半,但因為藝術之名,我們才有幸到訪體驗。

漫遊管道,大概只需要45分鐘,所費力氣不多,我們多是笑臉迎人步出。隧道口新蓋的小建築,樓下是給歇息的咖啡店,二樓則是另一件作品《潛望鏡》(N079)。或者考慮到人們走得有點累,又或者藝術家不希望我們忘記清津峽的泉水,那在小小的地方,圍了個溫泉水泡腳池。一邊紓緩遊歷的疲累,一邊透過《潛望鏡》仰望天空,不難聯想到那是隧道原設計的回應。

隧道內是清涼的,我們卻走得火熱的;溫泉泉水是暖和的,抹茶、香草或波子汽水味雪糕卻是透心涼的!清津峽谷的確是今屆必到之選。


照片的假像.虛構之真相–梁志和及黃志恆《津南遺失博物館》(阿三@Art Appraisal Club)

English version available

生活舊照,誘發回憶,並泛起連串故事或相關的情感;不論那是自身的,還是陌生人的。相片是往事的遺物,與真實關係緊密,聚焦於流動的時間的某一刻。相中人是誰,他們是甚麼關係?這個是甚麼地方,曾經發生過甚麼事情?每個細節,構連無盡逸事。歷史、時間與故事,似乎都凝固於影像之中。

照片取代了事實,成為歷史的證據。聚會、旅行、節慶或社區活動等特定時刻,不時需要照片作為記錄。梁志和與黃志恆在徵集照片過程中,拜訪了五個津南家庭(是否就是故事中提及的久保田先生、森口先生、西澤太太、中島先生及石次先生家庭?);又從學校相簿、歷史圖冊及當地新聞報紙中選取,並編寫照片的故事。四、五十張圖片獲選用,狀似是在大歷史的論述中訪尋津南舊日的小歷史,那曾經繁盛的田野、風土及人與事。拜訪是建立關係的行徑,分享家庭舊相簿不只是接待客人的客套,而是視之為朋友的信任。重塑小歷史本身,仿若是擺脫大歷史敘述的姿態。

梁志和與黃志恆看到照片中背向鏡頭無意間被攝入鏡的「路人甲」,視點有趣非常。他們仔細閱讀其姿勢、衣服裁剪、布料、色彩及相關的飾物,然後在攝影棚裡重拍一次。重拍的過程,反映了藝術家觀看照片的細緻及嚴謹;而鮮明新簇的影像,架空了時間的指向,讓人忘記過去與現在的距離。虛空的背境,除去照片原來的情境,令人難以判斷人物的身份、置身的場域及當時發生的事情。

照片除了是影像,也是真實生活的詮釋。不過,照片本身只保留瞬間的外貌,不曾記錄任何意義。意義之產生,是觀看理解影像的結果。最「忠誠」或普遍產生意義的方法,是按照片本身的情境加以詮釋或惴測。因而,照片的意義從來多變,並充滿歧異。當筆者老老實實地希望從文字理解照片背後的故事,卻在多讀幾段之後,即發現一些藝術家不可能知道的資料,又看見若干同一旋律的議題,包括政治運動與性別崗位。

文字並不單是整理資料的工具,亦是跟照片一樣重要的創作部分。梁志和與黃志恆抽離了津南舊照的時間與空間,放大了虛構故事的可能。藝術家構想的內容,就悄悄然嵌入那些家庭的記憶之中。發現虛構,也發現照片意義的可塑特質。

接近原大的照片,假惺惺模仿活生生的真實人物;關於人物的種種,卻如小說般營造渲染出來。香港部屋在把原來的民居拆掉重建,設計風格與用途卻與村落關係不大。《津南遺失博物館》適合於畫廊白盒子展示,它與香港部屋氣質之合襯,如隱喻般述說融合當地民風之藝術祭本身必然有其外加創造之意。藝術不是「大晒」,更不是「工具」,歸根本源,藝術創作者在大地之上能做的,便是藝術。

斑駁的生活本是失落處處,我們不能排除努力翻查與整理過去,就是看見缺失的過程,儘管重尋歷史何等重要。我們「遺失」的不只是對津南的認識與情感,也是從舊照片試圖了解過去的意圖失效。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2018必看之作及餐飲推薦

1)十日町南區

  • 清津峽馬岩松作品《潛望鏡》(N079)及《光洞》(N080)。徒步進入隧道,往返時間約30分鐘,出口還有溫泉水浸腳,記得帶備小毛巾抹腳,及吃雪糕。
  • 《清津倉庫美術館》(N072)可順道一看。
  • 里山現代美術館(T025)有兩個展覽,分別為《方丈記私記》(一樓)及常設展(二樓)。《方丈記私記》最好玩過癮的《Karaoke and Humankind》(T362)在下午4至7時營業。美術館旁有「明石湯」,浴場裡面還有一件晚上亮燈觀賞的作品。
  • 越後妻有文化中心香港藝術陶藝計劃《大地予我》(T391)
  • 小嶋屋蕎麥麵店。當地的越光米、米酒及蕎麥麵十分有名。十日町市滿街是居酒屋。

 

2)松代區

  • 《農舞台》(D053)於松代站旁,其建築、內部餐廳及洗手間設計均為作品之一。可選擇於此用膳。
  • 奴奈川校園(Nunagawa Campus,D331、D338)
  • 《脫皮之家》(D143)為經典作品。
  • 大卷伸嗣《影向之家》(D322)。每次只能容納八人。

 

3)川西區

  • 《記憶的痕跡與明日之森》(K107)為設於上百年相撲場之環境裝置,十分好看。
  • 《光之館》(K005)為經典作品,除那屋頂天窗,建築各部分設計均與光有關。

 

4)松之山區

  • 澳洲之家(Y082),十分偏僻,如時間不夠,可以省去。
  • Marina Abramovic《夢之家》(Y013)為經典作品。旁邊尚有《不老不死之藥》(Y035)及不遠處的《收穫之家》(Y036),可順道一看。

 

5、津南、上鄉區

  • 香港部屋(M065)有梁志和及黃志恆的《津南遺失博物館》(M066)。斜對面的Kamigo Clove Theatre(M052)內有四件作品,包括輕鬆有趣的《上鄉樂團–四季之歌》(M063)及Soundpocket的《細聲公》(E075)Kamigo Clove Theatre有一場「午膳劇場」,邊食邊理解當地過去,需要上網預訂。
  • 《Air for Everyone》(M037)。
  • 蔡國強把福建省已廢棄之磚造龍窰移建至越後妻有成為美術館(M001),王思順《幸福花》(M061)則栽種黃花將之覆蓋。所以,該作品較難找到。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巴士遊資訊(阿三@Art Appraisal Club)

整體而言,各條路線覆蓋當區重要作品。所揀選之作品,屬不同類型,行程中又偶安排遊覽自然風光地貌,集文化、觀賞、遊歷及品嚐當地物產於一身。

一)全日巴士遊

參加費用為9,800円,包括司機、導遊及午膳。

A)羚羊山間路線*(Antelope course)

.從新幹線越後湯沢站出發,一直往西,沿山路經清津峽、至奴奈川校園及松代一帶,終點站返回十日町市里山現代美術館。

.本路線參觀眾多作品,行程較趕。

.首站清津峽旅行觀景隧道及於此的新作《潛望鏡》(N079)及《光洞》(N080)為必看之選。馬岩松的作品除了在隧道內,入口處之建築亦為可觀,別忘記浸浸溫泉水及吃雪糕。沿途還有經過《清津倉庫美術館》(N072)、磯邊行久的經典《信濃川水路計劃》(N008、N016及M043)及《虹吸引水紀念碑》(M043)。

.奴奈川校園(Nunagawa Campus,D331、D338)及《脫皮之家》(D143)亦為必看之選, 後者則更為經典作品。

.松代商店街並非繁華之街道,只是有零星營業店舖之地方。《黃金遊戲場》(D320)很不錯,建議預留多點時間觀賞。途經之《Casabarata》(D354)只須一瞥,路上還可看周邊牆壁修復計劃(D251);《SF(夏日小說)》(D356)以鏟雪為題,而最遠處的《鬼舞》(D355)若時間不夠,可以省去。

.《農舞台》(D053)於松代站旁,其建築、內部餐廳及洗手間設計均為作品之一,為必到之選。

.里山現代美術館(T025)有兩個展覽,分別為《方丈記私記》(一樓)及常設展(二樓)。《方丈記私記》最好玩過癮的《Karaoke and Humankind》(T362)在下午4至7時營業。

.該團還會觀看本屆兩件新作:《喫茶Turn》(T384)及《十日市集》(T385)。

 

B)三文魚溯溪路線*(Salmon Course,包括香港部屋)

.從新幹線越後湯沢站出發,經十日町市,沿信濃川往南走,途經《最後之教室》及《繪本美術館》,終點站返回十日町市里山現代美術館。

.徐冰《背後的故事》(T344)為舊作新做。

.里山藝術動物園(K002-004、005、021-023、094-096、098、100、105)均為輕鬆小品之作。

.里山現代美術館(T025)有兩個展覽,分別為《方丈記私記》(一樓)及常設展(二樓)。《方丈記私記》最好玩過癮的《Karaoke and Humankind》(T362)惜在下午4至7時營業。《繪本與樹木果實美術館》(T173)亦十分值得參觀。

.台灣插畫家幾米《Kiss & Goodbye.記憶信箱》(T325、T326)與《Wrap Cloud》(M58)為較輕鬆作品。

.Kamigo Clove Theatre(M052)內有四件作品,包括輕鬆有趣的《上鄉樂團–四季之歌》(M063)及Soundpocket的《細聲公》(E075)。香港部屋(M065)則有梁志和及黃志恆的《津南遺失博物館》(M066)。

.該團還會觀看本屆三件新作:《喫茶Turn》(T384)、《十日市集》(T385)及《太田島公園》(T394)。

 

二)半日巴士遊

越後妻有藝術祭分為六大區域,各區域設有一條半天遊專線。

參加費用為3,000円,只有司機,沒有導遊。

A)川西行程(Tour 1: Kawanishi)

.越後妻有地區北部一帶。起點及終點均為十日町站。

.《記憶的痕跡與明日之森》(K107)為設於上百年相撲場之環境裝置,十分好看。

.《漂移車》(K093)與里山藝術動物園(K002-004、005、021-023、094-096、098、100、105)均為輕鬆小品之作。於公園停留只有30分鐘,資訊中心有作品位置圖,最高的觀景台作品若時間不夠可以忽略,貓巡遊作品則在旁邊建築物內。

.《光之館》(K005)為必看之選,除那屋頂天窗,建築各部分設計均與光有關。

.《米》(T343)為多條影片及聲頻,需要時間觀看及聆聽。

.尾站為里山現代美術館,預計各觀眾會在此離團,不返回十日町站,故只停留5分鐘。.里山現代美術館(T025)有兩個展覽,分別為《方丈記私記》(一樓)及常設展(二樓)。《方丈記私記》最好玩過癮的《Karaoke and Humankind》(T362)在下午4至7時營業。

 

B)十日町北行程(Tour 2: Tokamachi North)

.越後妻有地區東北部一帶。起點及終點均為十日町站。

.本行程跨越地域較廣,行車時間較長。

.首站《十日町之木》(T345)停留時間較多。

.邁向第十年的《枯木又計劃》於一所小學內,除了戶外的《大地的記憶》(T268),還有《Transitory Nature of Earthly Joy》(T346)、《教室》(T347)及《友誼避雨樹》(T348)。

.《地圖的哀歌》(T350)裝置於神舍內。《Repetitive Objects》(T351)為車站旁邊兩顆一樣的假石。

.《赤倉學堂》(T321)原為一所學校,有三組作品置於校園內外。

.尾站為里山現代美術館,預計各觀眾會在此離團,不返回十日町站,故只停留5分鐘。.里山現代美術館(T025)有兩個展覽,分別為《方丈記私記》(一樓)及常設展(二樓)。《方丈記私記》最好玩過癮的《Karaoke and Humankind》(T362)在下午4至7時營業。

 

C)津南.上鄉行程*(Tour 3: Tsunan & Kamigo ,包括香港部屋)

.越後妻有地區南部一帶。上車點可為十日町站或津南綜合旅遊中心,終點則為津南站。

.伍韶勁作品《二十五分鐘後》在該旅遊巴上。

.《Air for Everyone》(M037)為必看之選。

.蔡國強把福建省已廢棄之磚造龍窰移建至越後妻有成為美術館(M001),王思順《幸福花》(M061)則栽種黃花將之覆蓋。

.Kamigo Clove Theatre(M052)內有四件作品,包括輕鬆有趣的《上鄉樂團–四季之歌》(M063)及Soundpocket的《細聲公》(E075)。香港部屋(M065)則有梁志和及黃志恆的《津南遺失博物館》(M066)。

.該團還會觀看本屆兩件新作:《河的對岸,呼喊船隻的聲音》(M060)及《跨越國境.絆》(M062)

 

D)松之山行程(Tour 4: Matsunoyama)

.越後妻有地區西南部一帶。起點及終點均為松代站。

.澳洲之家(Y082)位處十分偏僻,為地震後建築,設計與性質與香港部屋有相似之處。

.《森林學校》(Y019)除了作品,亦可了解當地美術館設計與教育概念。要爬樓梯至七、八層樓的觀景台,可自由選擇參觀。

.Marina Abramovic的《夢之家》(Y013)為必看之選。於旁邊的《不老不死之藥》(Y035)及不遠處的《收穫之家》(Y036)不錯看。鹽田千春仿蜘蛛網製成的《家之記憶》(Y072)亦為可觀。

.最後一站為溫泉酒店街,可逛逛街、浸浸腳,或買一下當地物產,而作品(Y106)一眼看完。

 

E)松代行程(Tour 5: Matsudai)

.越後妻有地區西部一帶。起點及終點均為松代站。

.首站奴奈川校園(Nunagawa Campus,D331、D338)只有20分鐘逗留時間,十分倉促!400米外的中國館(D344)並非本線行程。

.大卷伸嗣《影向之家》(D322)為必看之選。每次只容許8人內進,若團友不多,可再進入多逗留欣賞。

.《醫生之家》(D330)及在校舍內裝置的《Art Fragment Collection》(D347)不錯看。也可喝杯茶,吃點地道小點。

.之後到山上的户外雕塑《Mountain》(D132)是個引旨,自然風光與棚田(D349)似乎才是重點。

.《桐山之家》(D325)為多個駐留計劃匯報分享,附近的《鞦韆之家》(D266)與紡織有關,徒步走遠一點的《在寂靜或喧囂之中,手旗信號之庭》(D209)不要遺漏。三組作品只有30分鐘時間觀賞。

 

F)秋山鄉.中里行程(Tour 6: Akiyamago & Nakasato)

.越後妻有地區東南部一帶。上車點可為津南站或津南綜合旅遊中心,終點則為十日町站。

.伍韶勁作品《二十五分鐘後》在該旅遊巴上。

.為跨越最遠距離之路線,行車時間比觀賞時間為多。

.《送水》(M059)為約10分鐘影片,旁邊有物產館。之後的行車會途經水霸與發電基建。

.著名社區藝術家島袋道浩作品《石垣田作品、蜂箱作品、結東的另一件作品》(M067)是與環境共生的耕作計劃。該團設有導遊(但筆者參與的只講日文),主要責任為帶領觀眾走一段約20分鐘的山路,觀看農耕、白花及養蜂現場(吊橋則無法看到)。而停車處,可順道觀看《熔壁》(M014)。

.《Wrap Cloud》(M058)及《為了無數失去之窗》(N028)看一看便可以。《POTEMKIN》(N019)為重新劃分戶外空間作品。

 

*筆者沒有親身參加,但行程中部分作品已看過。

備註:《產土神之家》(T120,陶藝美術館,亦為餐廳與茶館)、《IKOTE》(T309,建築作品,餐廳與社區中心合一之地)、越後妻有文化中心(《大地予我》(T391)等作品展示地)、Antony Gormley《另一處奇點》(T214),及必食之選小嶋屋蕎麥麵店,均未列入於上述行程。


(English) 25 July 2018

25 July 2018

A few days to Echigo-Tsumari Triennale opening - #HongKongHouse 20 mins to walk from #Morimiyahama: to prepare oneself for art in a place that is humbled by and living with nature (running creeks, majestic trees, fragrant grass, bursting rice fields...) is to prepare for a question..in places where every crevice is enriched by the sun, moon, and stars, what more can art do? Perhaps, to magnify in a microbial way what nature has never stopped doing - giving time, giving life. (Yang Y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