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年7月27下午7:00 – 8:30

地點:富德樓10樓

與會:郭瑛、丁穎茵、阿三、梁寶山、楊陽

紀錄:曾凱鈴

 

 

 

 

一、《第六屆藝遊鄰里計劃:遊園誌

展覽日期:2017年5月26 – 7月30日

地點:香港視覺藝術中心(VAC)

網站連結︰http://www.lcsd.gov.hk/CE/Museum/APO/zh_TW/web/apo/ain6_no_neverland.html

  • 一個久違了的、充滿能量,而且非常在地的展覽。
  • 展覽選址VAC(香港公園內),並以「遊園」概念貫穿,巧妙地挪用「公園」的意象,並善用展場(公園)兩邊入口的特色——既是開放的,亦是預設的,回應的不單只是題旨,還有香港處境。看得出每個細節都經過深思熟慮,是近年「藝遊鄰里計劃」中最大膽兼處理得最好的一個展覽,亦是少數懂得善用VAC空間的展覽之一。
  • 公園/展覽場入口展示「公園條例」,開門見山是對荒謬條例的嘲諷,同時為觀眾的觀賞經驗奠定基調——自由受到限制;觀眾最後被引領到指向「遮打事件」的作品,配合梳化擺設和花卉,既完整亦饒富趣味。
  • 參與藝術家包括張子軒禤善勤梁御東鄧國騫黃嘉瀛,既有個人作品,亦有高濃度的集體創作成分。展覽大膽摒棄圖片說明(caption)的做法,和處理藝術家自述(artist statement)的方式值得一讚,由始至終沒有透露藝術家的參與度及角色,使展覽效果更突出。(相信禤和鄧的參與度頗高,盡展空間處理和執行能力。)
  • 當中的女皇頭作品教人一見難忘。而女皇陶瓷像亦吸睛——作品本身屬藝術家荒謬的想像,獨立觀賞已經很過癮;若將它放到香港現今脈絡(對應剛過去的六月習近平訪港期間,慶委會所設的圍板),就會發現藝術家的想像竟與現實出奇地吻合,教人哭笑不得。
  • 個人創作方面,以鄧的表現最為出色,看得出作品愈趨精準,具有個人風格之餘,亦不失包容性,能充分發揮作為聯展作品的化學作用——既能掌握空間特色並融入其中,亦有助加強其他參與藝術家/作品的發揮,有效創造對話。
  • 唯黃表現遜色,有「食老本」之嫌。她似乎有意藉著預示自己死亡的作品(即使這早已不是甚麼新穎題材!)對「形式」作出思考甚至批判,卻反而跌入形式化的圈套。另一方面,根據她的創作脈絡,「革命、自由和死亡」是她主要探討的議題,這次展覽理應是她發揮的舞台,奈何結果卻反映出她缺乏從資料/史料中擷取養分,並轉化成創作的能力。表現不只令人失望,甚至叫人不得不質疑她創作的真心。
  • 將是次展覽與《邂逅老房子》互相對照亦未嘗不可。兩者皆在訴說香港的故事,不過《邂》集中本土化(nativism)的論述,至於《遊園誌》則兼容並蓄,所涵蓋的論述從嚴肅的法律,至約定俗成的社會規範(norms),還廣泛涉獵霸權、公義、生死、搞笑和日常等,從而建構出一個經驗,不但更貼地,而且更能體現出藝術的生命力與感性,使之永續。
  • 明顯看出策展人與藝術家處理「(本土)文化」的功力。這種處理,屬層層深入的思考和闡釋,既非蜻蜓點水或論文式處理,亦非野心勃勃要重新建構一整個香港,更不是一般所謂「社區項目(community project)」的「堆砌故事式」陳腔濫調,而是踏實地從相關歷史檔案中尋找可以對話和創作的元素,探索藝術介入歷史的潛力。大會還特意預備一疊疊史料讓觀眾自行取閱。而從尋找史料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所謂「歷史本貌」,大概就是一疊又一疊散落的零碎資料。
  • 要相信,藝術作品有自己的聲音和完整性(integrity),當中自然亦含有文化層面的意義。然而,不是一說到「文化」就要與藝術家的「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掛鈎;亦不是說非本土策展人就不能處理「本土文化」議題,成敗關鍵在於策展人與藝術家是否對所探索的文化有深入的認知和了解,以及能否釐清切入點「對症下藥」。
  • 或者有人會問,如此「在地」的展覽,外國人理解嗎?可以如何理解?能否準確閱讀當中的暗示與深層意義(社會/歷史/文化脈絡)?說到底,這視乎策展人與藝術家的合作和功力——一方面恰如其分地為觀眾提供進入和理解作品的脈絡/階梯,另一方面給予充裕的自由聯想空間。也許,情況如同我們去看《Documenta》一樣,認真去看,配合足夠的資訊和空間,不會一無所得,關乎程度而已。

張子軒、禤善勤、梁御東、鄧國騫、黃嘉瀛《強制現實觀察亭》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hkvac

 

 

二、《尋求無情小姐

展覽日期:2017年7月2 – 9月10日

地點:Para Site藝術空間

網站連結︰http://www.para-site.org.hk/zh-HK/exhibitions/in-search-of-miss-ruthless

  • 以「無情小姐」作為題材很耐人尋味,讓人期待當中有關視覺身份(visual identity)的呈現和演繹。
  • 當中一系列矽膠公仔及錄像作品最引人入勝。
  • 不過展覽空間運用欠佳,感覺像將所有作品硬塞進一個展覽空間,曝露出策展人(單位)強行操控、詮釋作品的痕跡,扼殺作品的獨立性和可延展性,同時堵塞觀眾對個別作品的閱讀和想像空間。
  • 這從策展人對於黃潔宜的五件委託作品(包括《DNA(逆轉時間箭頭》、《醜陋美》、《選‧美(香港小姐2015,麥明詩,修正選美報名表格)》、《獨白︰肥肥背後(沈澱霞)》和《我是兩個人》)的處理中可見一斑。五件作品應為一個整體,唯策展人卻將它們拆散。無論是基於展覽場地空間,還是敘述者的考慮,都極為不妥。這樣不但是對作品完整性的嚴重破壞,亦是對藝術家的冒犯。
  • 為迎合策展單位的敘事或空間所需,而強行安排作品的擺放和展示方式,是不是已經成為歐洲式展覽的策展常態?

圖片來源︰http://www.para-site.org.hk/zh-HK/exhibitions/in-search-of-miss-ruthless

 

 

三、《廿年回歸前後話

展覽日期:2017年6月29 – 7月30日

地點:1a空間

網站連結︰https://sites.google.com/view/talkoverhandover

 

  • 整體出現失焦狀況。策展動機是「以展覽為研究方法」,但策展與研究在這個脈絡中並無法平衡,最出事的莫過於兩者的邏輯和方法無法接軌,以及「工作小組」對於參與式藝術(participatory art)的迷信。
  • 展覽的合辦單位為「香港藝術研究組」,「旨在實驗及探索創新、獨特而切合本地文化脈絡的研究方法」(介紹文字如是說)。由此可見,整個班底是自覺在進行「研究」的。而問題在於到底要藉著展覽形式研究甚麼?而這種形式又如何深化研究?
  • 有關研究主題大致可歸納為兩大方向︰
    1. 回歸20年,香港藝術生態有何變化?這些變化如何影響藝術創作?
    2. 藝術在變化中的角色與定位如何?
  • 展覽/研究主題由公眾投票選出藝文界關心的「五大議題」,再就五個主題進行徵件,選出五個團隊的方案,回應主權移交後香港當下的狀況。得出組合分別為︰
    • 據點‧句點藝術群體x民營藝術空間(的「可持續發展」)
    • 曾德平x藝術與本土
    • 羅玉梅 / Zoie Yung與勞麗麗x藝術勞動
    • 嚴瑞芳x政治敏感時代的藝術
  • 若將焦點放到作品,實在頗有驚喜。曾德平一如既往流露出他「包拗頸」的作風;嚴瑞芳羅玉梅的作品亦相當不俗。可惜策展方面未能進一步配合,無奈事倍功半。
  • 展覽形式上,相比起十年前的同系列項目,今次顯然是一次倒退。十年前,大會揀選「97-07年最活躍的藝術家」參與。所謂「最活躍」,竟以參與展覽的次數為準則,框架本來就站不住腳;而被「盲婚啞嫁」的參與藝術家亦不足以互補,更無法產生具意義的化學作用。
  • 至於今次,姑勿論獲最多票數的是否就是重要的議題,投選出的幾個議題均具有深入討論和研究的價值,這樣「分散投資」(各藝術單位自行認投),在種種資源限制和實際情況下只能各自各,未能互相對話回應並結合成一有機整體,無助藝術家發揮,自然亦無助觀眾理解研究核心,迷失實屬必然。
  • 另一方面,公投的做法表面上是策展人權力下放的象徵,卸下光環,鼓勵公眾參與,以回應「人人都是策展人」的時代脈絡。但整個概念和運作上不但看不見當中對於建制的反思,工作流程更反而反映出工作小組對於「策展人」身份與角色的自覺——整套遊戲規則皆由小組制訂,而且設定得滴水不漏。
  • 歸根究底,失敗於策展團隊的野心遠遠大於執行力;研究內容與玩法(展覽形式、執行方法等)亦出現嚴重斷裂。

嚴瑞芳《鴿子》

羅玉梅《123》

據點‧句點藝術群體《攤開據點-藝術工場 中期報告》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talkoverhandover2.0

 

 

四、《參差(鄭婷婷個展)

展覽日期:2017年6月28 – 8月4日

地點:chi art space

網站連結︰http://www.k11artfoundation.org/tc/programme/enfante

  • 作品有進步,即場創作的一幅尤其值得一讚,鬆緊有度,是全場最佳作品。
  • 幾幅素描/速寫亦平分春色,筆法輕鬆,色塊處理拿捏得宜。
  • 值得注意的是,油畫雖明顯見進步(尤其大面積的處理和虛位部分),但尚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今次一系列的作品畫法顯得「手緊」之餘,用色亦見混濁現疲態,是「不懂收手」的表現。
  • 要以繪畫為創作媒介,畫家不但要在顏料運用和掌握方面下一番苦功,亦要在用色上培養敏銳的觸覺。
  • 相信每位新晉年輕藝術家都無可避免會遇上創作瓶頸,不過憑著努力和決心(展覽一個接一個,絕非不勞而獲的成果!),透過自省、思考和探索,定能克服難關,並找到突破的出路。

圖片來源︰http://www.k11artfoundation.org/tc/programme/enfante